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十二章 皇極殿之爭 中(1/2)

作者:深藍的國度字數:4278更新時間:2020-09-02 20:22:40

    這就要北地的曆史了。

    明皇朝在長城以內最主要的疆域,分為兩京十三省,關外就是北地,外興安嶺和貝加爾湖都在勢力範圍內,但是曆代皇帝都沒有好好經營。

    不是不想經營,關鍵在於,明皇朝是擊敗大元帝國後成立的,雖然太祖皇帝拿下了關內的江山,可是對方撤出關內後,卻在北地擁有極大勢力,短時間內難以清除,另外還有瓦剌的威脅。

    隨後大元帝國的殘餘雖然土崩瓦解,卻有了後來的韃靼,因此,在北地就沒有設置省級行政區,而是設置了兩個軍事機構。

    在明皇朝的鼎盛階段是沒有問題的,受到統治的各個部落,都不敢有絲毫異心,兵鋒所指所向披靡的明軍,是足以毀滅任何阻礙的強大存在。

    可是隨著明皇朝自身的衰弱,特別是老朱家出了一群堪稱異類的皇帝,加上自身的腐敗,文官集團和宦官集團的爭鬥,漸漸沒有能力控製北地了。

    勳貴集團雖然被排擠出軍隊,但影響力仍然在,文官集團以文官統禦武將,雙方矛盾尖銳,上下不能一心,局麵日益惡化。

    朝廷對北地的控製力減弱,就滋生了大量的問題,軍隊吃空餉、倒賣軍需物資、敲詐商民、武備逐漸變得鬆弛起來。

    北地原來的女真族裏麵,明軍指揮使努哈赤趁機起兵反抗明皇朝,勢力單薄的北地明軍,早就是四麵漏風的破篩子,很快就被趕到了京師北部的北錦附近,連丟了一百多座城池。

    在明皇朝最初的時候,整個九邊重鎮的軍餉隻有二十多萬兩,然而隨著大金帝國的建立,北地戰事頻發,軍費從上一代皇帝開始,就已經增至四百多萬兩。

    明皇朝沒錢是真的,商稅定的很低,文官集團就是反對向商人增加稅賦,給出“理由”是不能與民奪利,因此,田賦是財政主要的來源。

    可皇朝各地的田地兼並嚴重,田賦隻減不增,財政收入從開國時期的兩千多萬兩白銀,降到了現在的七百多萬兩,除了軍費,皇室開支也是大頭。

    “對於如何拿出這筆軍餉,眾卿家有何良策?”盛隆帝問道,他顯然不願意痛快的拿錢出來。

    有個屁的良策!

    朝廷每年的賦稅就是這些,我們上哪裏給朝廷撈銀子去?

    “陛下,北地的軍情要緊,如果將士長期領不到軍餉,是非常危險的事情,臣認為,請陛下暫時用內庫銀兩來渡過難關,等到朝廷戶部的情況好轉,再補給內庫也就是了。”孫東清躬身道。

    給北地的軍隊發軍餉卻要動用內庫收入,肯定會惹得皇帝不開森,但孫東清也沒有招,別的人都能裝聾作啞,他可是明皇朝的內閣首輔,不話那是絕對不行的。

    戶部等於是財政部,這裏沒有錢等於國庫沒有錢,現在唯一能解決這件麻煩事的辦法,隻有皇帝的內庫。

    明皇朝雖然是皇家所有,是老朱家的下,但不是想怎麽花錢就怎麽花錢的,宮裏的收入基本分為兩大塊。

    每年田賦入庫後,戶部撥款是一塊,大約占據財政的三成,這是固定的來源。另外一塊就是江南織造局和外國商人的買賣,一年下來也得兩三百萬兩銀子。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