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三十一章 周官新義(2/3)

作者:雪山飛機字數:6076更新時間:2020-09-04 11:16:39

    李三堅聞言頓時就委了下來,跪坐在地上筆直的上軀略微彎曲了一下。

    李三堅欲參加科舉,多少對朝廷科舉之製還是有些了解到,免於解試、省試,直赴殿試就是科舉及第了,博得一進士出身就是板上釘釘之事了,因為殿試隻列名次,而不黜落通過禮部省試之人的。

    可自太學入仕,依黃渙之言,一點不亞於科舉的難度,有過之而無不及,除了考試之外還有校定,校定這東西依李三堅看來其中的水分就大了,完全可以依據學官的喜好而進行判定,如此對於李三堅這種三無之人來說,就難上加難了。

    太學?如何入太學?

    於是李三堅懷著疑問問道:“如何入太學?”

    黃渙看了李三堅一眼後答道:“先入州學後入太學,依公試、校定而定。”

    又是如此,李三堅悲憤的想到,如此要來回折騰多少年啊?怪不得十年寒窗苦,若自太學入仕,就算最後能夠一舉成名天下知,也有很大可能超過十年。。。

    目前看來還是科舉要快得多,李三堅想到,雖科舉之路也是條荊棘之路,雖李三堅從前所學在這個世上幾乎沒有半點用處,但李三堅畢竟是從學達十餘年之久,並且成績優異,有了這個世上沒有的學習辦法,再加上李三堅記憶力超強,幾乎就是過目不忘,如此科舉之路對於李三堅來說就合適多了。

    不就是多背幾本書嗎?李三堅心中忽然豪情萬丈,於是李三堅沉吟良久之後對黃渙說道:“黃教授,學生打算還是準備解試。”

    “嗯,既然如此,此兩本書就先拿去溫習吧。”黃渙也料到李三堅欲行科舉之事,於是取過兩本書籍遞給了李三堅。

    與李三堅所料的差不多多少,欲從官學入仕,其中的變數確實很多,像李三堅這種無權無勢、家境微寒之人幾乎就沒有可能,被推舉的幾乎都是高官名門之後。

    就算黃渙欣賞李三堅,可黃渙最多能將李三堅推薦到州學,州學以後就不是黃渙力所能及之事了。

    李三堅接過兩本書籍,之見一本是《三經新義》,一本是《字說》。

    兩本均是厚厚的兩本書籍,而《三經新義》是由三本書組成,一本是《周官新義》,一本是《毛詩義》,最後一本是《尚書義》。

    “學生多謝黃教授。”李三堅捧著兩本書籍謝道。

    黃渙盯著李三堅看了幾眼,暗暗搖頭不已。

    李三堅沒注意此三本書的著者是何人,《周官新義》的著者是王安石,《毛詩義》、《尚書義》是由王雱、呂惠卿編撰,而王雱是王安石的長子,呂惠卿號稱“傳法沙門”,被王安石稱為“吾之顏回”,實為熙寧變法的二號人物。

    三本教材均是在高太後死後,宋帝趙煦掌握朝政之後重新被詔令為科舉教材的。

    詔令,欲行科舉,必須熟讀並掌握此三本書籍。

    最令黃渙感到納悶的是蘇軾當初是極力反對熙寧變法的,是反對王安石的新學的,此時為何讓其徒前來靈山縣官學?要知道進了官學之後,教材主要就是以王安石的新學為主的。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