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六十六章 天降異象(2/3)

作者:雪山飛機字數:6042更新時間:2020-09-04 11:17:22

    冉雲彪看看曾公明,又看看李三堅,心中大是疑惑不解。

    “不瞞哥哥,弟已。。。被先生他。。。他開革出師門了。。。”李三堅將杯中酒一飲而盡,心中悲苦無比。

    鄰桌的年輕士子聞言臉上露出了一絲不易察覺的驚訝之色。

    “啥?逐出師門?這是為何?”冉雲彪聞言更是疑惑不解,能夠得中解元,也許今後還能榜上有名,依李三堅的才學,這種可能是非常大的,如此,是每一位師父夢寐以求之事,何故他卻被蘇軾逐出師門?

    “哎,此事一言難盡,不提也罷。”李三堅苦笑著對冉雲彪說道:“哥哥也是前來應試的嗎?”

    冉雲彪看了一眼李三堅,點頭道:“此次赴京我確實是前來應禮部試的,不過不是文舉,而是武舉。”

    “武舉?此為何物?”李三堅納悶的問道。

    早在欽州靈山縣之時,李三堅就聽冉雲彪說過,他欲棄文習武,行武舉之事,但到了現在,李三堅仍是不明白何為武舉?

    難道是以武藝選拔軍中將官嗎?李三堅心中暗道。

    “武科亦是科舉科目之一,隻不過武舉應試是在文科之後。。。”冉雲彪想了想後說道。

    冉雲彪說了半天武舉之事,將李三堅弄得昏頭漲腦的,不過也大致理清了武舉的脈絡。

    宋代科舉有進士科、諸科、武舉,常選之外又設製科與童子科。

    宋科舉內容一直處在不停變化之中,直至目前廢諸科,隻餘進士科、武舉,罷九經、五經、開之禮、三史、三禮、三傳、明法諸科等,以經義等取士。

    進士科以經義等取士,而武舉是以策問、兵書、武學技藝取士。

    以策略定去留,以弓馬定高下!

    程文包括策問與兵書大義,而武藝主要就是射,包括騎射、步射、弩、穿劄,另外就是兵器、翹關、負重、相貌、對答五個項目。

    武舉一般是安排在進士科之後,也就是選完文進士後,選武進士。

    武舉同樣是分解試、省試與殿試,伴隨著還有武學及其武學校。

    宋雖有武舉,但規模與進士科相比,差的可不是一星半點了。進士科一般每科取士多達一百餘人,甚至數百人都有可能,而武舉每科取士一般為數人至十數人不等,一般最多不會超過二十人。

    不過雖武科取士人數較少,但願應試武舉的人數也較為稀少,每科不過數十人至數百人不等,如此看來,通過武舉入仕,也不失是條出路。

    並且武舉入仕要相對容易得多,武科入仕也不一定一定就是武官或者武將,也可以轉遷文職,但通過武舉之人想要更進一步,或者說是走上執政之路,那就是比登天還難了,幾乎沒有任何可能。

    一名武官或者武將就算你立下匡扶社稷之功,可以封官封侯,甚至封公封王,但幾乎沒有坐上宰、執之位的可能,不但是宰、執之位,就連頗具實權的官職都不容易得到。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