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三十六章 小人得誌(2/3)

作者:雪山飛機字數:6506更新時間:2021-05-02 05:32:23

    ........................

    廣南西路梧州

    “不可能,絕不可能!翰韌謀反?一介書生謀反?一名寒門士子謀反?在我大宋絕不可能。不過是奸人尋‘莫須是有罪’之罪名而已。”大觀年間遷官為廣南西路知梧州軍州事的黃渙經多方打聽後,得知李三堅之事後,不由得拍案而起,怒道。

    李三堅為何人?為黃渙在靈山縣授業之時的生徒,兩人之間是有著師生之誼的。同時李三堅是黃渙最得意的學生,連續兩次桂州發解試的解元,隨後就是省元,二十歲不到,便是大宋新科狀元郎,是廣南西路有記載以來唯一的狀元及第,唯一的三魁。

    黃渙平生最為得意的便是此事,與身邊之人提前李三堅之時,無不得意洋洋的。

    此時李三堅出事的消息,對於黃渙來說,不蒂是個晴空霹靂,將黃渙驚得失魂落魄的,隨後便是異常憤怒。

    李三堅師從黃渙數年,黃渙又豈能不了解李三堅的情況?

    家中貧困,與母親相依為命,無世家大族可依靠,現在李三堅的恩師蘇軾已亡,幾乎就是無門無派之人。同時李三堅此時已為大宋的從五品高官,品級比黃渙還高,大好的前程等著他呢,此時他要造反?造什麽反?自己與自己故意不去嗎?除非李三堅得了失心瘋。

    在這個世上的讀書人,自開始讀書那日起,首先學習的便是“三綱五常”。

    君為臣綱,父為子綱,夫為妻綱,此為三綱;仁、義、禮、智、信,此為五常。

    “三綱五常”為一名讀書人,為一名士子,為一名官員的道德規範或準則。

    不但是讀書人、士子、官員,“三綱五常”是滲入到了這個世上幾乎每一個人的骨髓當中去了。

    當然黃渙無論如何也想不到,李三堅是個外來的“不速之客”...

    因此無論從哪方麵講,李三堅都無造反的可能,最起碼黃渙是這麽認為的。

    黃渙是異常憤怒,異常為李三堅抱不平,於是黃渙坐了下來,研好墨之後,提筆開始寫奏疏。

    “臣渙,蒙恩備員出守廣南西路十餘載......

    ...,臣願以滿門老幼為堅擔保...”

    黃渙在奏疏之中,自李三堅少年求學之時說起,闡明了李三堅無任何造反的想法與可能,最後黃渙以全家性命為李三堅擔保。

    ........................

    天下絕大多數的人對於李三堅之事,是事不關己,高高掛起,但也有為李三堅鳴不平之人,且有著與黃渙同樣想法的人也不止一人。

    宋京東東路萊州掖縣縣衙

    掖縣,本春秋萊國地,戰國齊夜邑,西漢置縣。因掖水為名。

    掖縣為瀕臨萊州灣的偏僻小縣,是朝廷科派的重災區之一。

    “連夜急遞朝廷。”一名身穿綠色官袍的,年約五十餘歲的官員將一本奏疏封好後,對縣衙一名胥吏說道。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