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五十四章 四司會審 五(2/3)

作者:雪山飛機字數:6616更新時間:2021-05-02 05:32:28

    “你倒將自己摘幹淨了?”胡文海聞言冷笑道:“以何證明你為武威舟師之將校?”

    “諸位老爺請看!”胡五聞言伸出雙手,左右手便出現了刺字及刺紋路。

    胡五左手虎口之上刺著“武威”二字,右手虎口刻刺著一匹餓狼的刺青。

    餓狼刺青為黑旗軍的標記。

    極富斷獄經驗的胡文海、石公弼等人於是走下公案,仔細查看胡五手上的刺青,均是不約而同的微微搖了搖頭。

    通過查驗,胡五手上的刺青絕非短時間之內刺上去的,而是刺上去有些日子了,日子還不短,時間應該在一年以上,也就是說,胡五為福建黑旗軍軍卒時間已有一年以上了。

    紋身刺字源於南方百越的涅麵之俗,同時與古之刑罰也有關聯。墨者,黥也,先刻其麵,以墨窒之。雖然漢之文帝廢除了肉刑,但兩晉南朝的囚犯和逃奴仍要在臉上刺字,直到宋仍是如此。

    因流配之刑,發配戍邊的軍卒均要黥麵,從而被稱作“配軍”,再說難聽點就是“賊配軍”。

    《宋刑統》有雲,凡應配役者傅軍籍,用重典者黥其麵。

    宋時,不僅罪犯充軍要黥麵、就是正規的禁軍、廂軍和非正規的鄉兵,也都要主動或被動地黥麵刺手,這在宋軍之中是很普遍的,就連大名鼎鼎的狄青,臉上也有刺青。

    宋代施行黥兵製,故宋軍也被稱作“刺軍”。

    “刺軍”源於五代,盛於宋,其目的主要有二,其一就是識別各部番號;其二就是防止士卒逃逸。

    刺青所在部位也是各不相同的,大宋禁軍主要就是刺麵,而廂軍、鄉兵主要就是刺在手上,至於身體的其他部位,刺背或刺腿或刺身,就看個人喜好了。

    福建黑旗軍為廂軍編製,因此就刺在了手上。

    李三堅對於如此陋習,還是頗為反感的,但此為大宋黥兵之製,李三堅也是無力改變,最起碼目前不行。

    不過有時候,李三堅覺得刺青也是顯得較為威武的,因此今後有機會改變這一狀況之時,並不會廢止刺青的,隻是想將“刺”改為“畫”...

    “爾等奉何人的將令?又是何人領軍前往崇明島的?”胡文海想了想後又問道。

    李三堅就算是下令前往崇明島劫掠綱船,也不會直接將將令傳達給每個士卒,均是由各軍統領轉達的。

    “奉武威舟師部將鄭泰之命,領軍之人也是鄭泰,老爺,鄭泰此人原本是個山賊,後被李...相公招安的。”胡五答道。

    “好嘛...“一旁的汪閣聞言得意的冷笑道:“賊子就是賊子,是本性難移啊,竟敢劫掠貢物?合當處死。”

    汪閣說罷,還惡狠狠的瞪了李三堅一眼,意思已經很明白了,若確實為李三堅下令或指使的,那麽李三堅也必然難逃一死。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