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一百三十六章 露出獠牙(2/3)

作者:雪山飛機字數:6252更新時間:2021-11-26 20:21:00

    營等指揮。

    李三堅的三百親衛由山魁為指揮統領這支兵馬,濟空副之,山魁不願意下去領兵,隻想護衛在李三堅身邊,因而李三堅也不勉強他,命山魁統領這支三百親衛。這支親衛因其軍衣上的標誌為一頭正在怒吼的猛虎,因此就被稱作“虎衛”。

    宋軍的編製,從高到低原為廂、軍、指揮、都四級,一般是五百人為一指揮,五指揮為一軍,十軍為一廂,指揮之下便是都,一般是一百人上下為一都,五都為一指揮。各部的人數也並未強行限製死,可根據需要增加或減少士卒人數,人數是不固定的,因此宋軍的一軍之人數一般就是數千至萬餘人不等。

    都為宋軍之中的最小編製,都的統兵官被稱作“都頭”、“副都頭”,都頭以下的軍將有軍頭、十將、將虞候、承局、押官等等,這些低級軍將被統稱為“節級”。

    一廂之統兵官被稱作“廂都指揮使”,一軍之統兵官被稱為“軍都指揮使”,五百人的指揮也可稱為“營指揮使”。

    熙寧改製之後,宋軍的編製就是“將兵法”了,所謂將兵法就是以將、部、隊三級編製代替廂、軍、指揮、都四級編製,目的就是解決“將不知兵,兵不知將”的弊端,從而提高戰鬥力。

    不過隨著將兵法的施行,並未完全廢除舊製,許多地方均是舊製與新製混用,如目前陝西諸路駐紮著禁軍一千餘指,就是舊製的說法。

    將兵法的施行,其實作用不大。要解決“將不知兵,兵不知將”的困境,關鍵還是要看朝廷,看大宋皇帝,是否放心讓各部將領長期領兵,這與舊製、新製關係不大的。

    廂軍、鄉兵、蕃兵等雜役軍的編製到底是按舊製或新製,朝廷也未強行規定,因此宋各地廂軍、鄉兵、蕃兵等雜役軍的編製就是五花八門的,什麽情況都有,顯得異常的混亂。

    李三堅、姚輿等人經過細細思量考慮,將黑旗軍的編製設為了三級,即軍、營、隊三級,三隊為一營,五至十營為一軍。軍設正將、副將,李三堅自任黑旗軍正將,姚輿副之;營設營指揮使、營副指揮使,指揮使也可以稱作部將、準備將;營下為隊,隊設隊將、隊虞候;隊下為十、伍,設十夫長、伍夫長,李三堅、姚輿等人對宋軍製將兵法變動不大,但卻是簡化了不少。最為關鍵的是,李三堅可不是大宋朝廷,經常性的更換各部將領,隻要李三堅還在,隻要黑旗軍還在,隻要沒有出現大的變故,李三堅就打算讓手下的這些將領一直任將,最起碼短期內是不會改變的。

    “萬勝!萬勝!萬勝!”

    黑旗軍驃騎營隊將丹木激動得熱淚盈眶,舉刀跟著眾軍狂呼呐喊。

    吐蕃人丹木家中是農奴之家,此前因擅自離營,差點被劉法斬了,被李三堅救下之後,李三堅還命人向其部族頭人取了他的家眷,並送到了秦州,同時還免除了丹木家中的奴籍,當然李三堅的手段是金錢、錦帛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