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354章 晉王的威名(1/2)

作者:朱藤紫驄字數:4354更新時間:2020-10-26 16:27:42

    待到次日,楊諒早早地就調來了兩萬兵馬,列隊於並州北門外,準備跟隨楊廣出關收複白道州。

    帶隊的不是別人,正是前南陳朝中數一數二的猛將,前文書提到過的蕭穎兒的父親蕭摩訶,時任漢王府司馬,兼並州總管府兵曹參軍。

    說起這位蕭摩訶將軍的過往經曆,咱們還要再囉嗦兩句:

    早在開皇九年間,隋高祖楊堅決意伐陳,任皇次子,晉王楊廣為帥,尚書左仆射高穎為元帥長史,分兵三路,共發大軍五十餘萬渡江攻陳。

    偏偏在這個當口,南陳後主陳叔寶看中了蕭摩訶的夫人顧姿兒,並在賀若弼、韓擒虎率領的兩路伐陳先鋒已突破大江天險,攻至大江南岸這一天,瞞著蕭摩訶悄悄將顧姿兒接入宮中同宿。結果導致蕭摩訶臨陣鬧起了情緒,早早地便在建康城外的蔣山做了隋軍的俘虜,很快歸降了隋朝。

    後來,顧姿兒雖在逃回浙東老家後不久,就被“雁巢”首任關自在(對“雁巢”名義上的副首領,實際上的大首領的特定稱謂)高青蓮基於報複曾出賣“雁巢”五千兄弟的繼任關自在顧盼兒的目的,指認為了他的繼承人,並由此導致了顧盼兒自盡身亡。顧姿兒本人也在不久後被李靖從海上生擒,自江南押送回長安受審,最終被處以了斬刑。

    然而,蕭摩訶在歸降隋朝後,卻是竭忠盡智報效朝廷,先後為隋朝平定江南叛亂、撫綏江南出了不少好主意,他本人因此也和周羅喉等南陳降將一道受到了重用,早在數年前就調到漢王楊諒府上擔任了司馬一職。

    楊諒之所以指派蕭摩訶帶隊跟隨楊廣出關收複白道州,實則是有他個人考慮的:楊廣果能率軍收複白道州,迅速平定東突厥國內叛亂,蕭摩訶既是他漢王府中的司馬,又做為領軍大將,自然到時也少不了他漢王楊諒的一份功勞:萬一事若不成,他也可將責任全部推到二哥楊廣身上,確保自己不會受到父皇的責罰。

    楊廣倒是對楊諒指派蕭摩訶擔任領軍大將,隨自己出關迎敵十分滿意,認為楊諒畢竟年幼,雖和大哥楊勇感情頗深,但在國是、公務上麵還是識大體、顧大局的,沒有給自己暗中下絆子,遂在率軍出關的一路上與蕭摩訶會商了收複白道州的具體戰法,於當晚即率軍抵達了白道州城外,安下了營寨。

    在楊廣的授意下,隋軍在抵達白道州城外,安下營寨後,並沒有急於攻城,而是接連三天向城內發射了數千箭枝。

    白道州城內的百姓在街頭巷尾撿起隋軍射到城裏的箭枝,才發現這些箭枝箭頭都已被拔去,隻在箭枝頂端綁著一束絹帛。須知,在隋時,絹帛可是比官鑄“開皇五株”還要流行的硬通貨。於是,凡是撿到隋軍射到城裏箭枝的百姓們皆舍不得丟棄綁在箭上的絹帛,紛紛把絹帛解了下來,帶回家中準備當做錢來花。

    其中有一些識文斷字的百姓將這些絹帛帶回家後展開一瞧,才發現絹帛上寫有幾行字:“白道州現為大隋鎮北藩王與突厥大可汗舉行定期會晤之地,日前淪為叛匪之手。大隋晉王奉天子詔命,親統大軍前來收複此城,城中百姓自接此通告之日起,再有向叛匪提供飲食等便利,概以通敵論處……”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