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389章 活學活用(2/2)

作者:朱藤紫驄字數:4430更新時間:2020-10-26 16:29:42

    當天與張宣、張安臨分手之際,張安特地將楊淩拉到一邊,笑眯眯地問道:“楊公子,你這藏富於書的法子是不是效仿我家老爺生前藏木於林的做法呀?”

    楊淩經張安這麽一提醒,才回想起張伯和在平陵白草山那件事上的做法,也不禁啞然失笑,反問張安道:“張大哥,你說呢?”回到建康後,楊淩就開始著手尋購書卷一事了。

    早在他想到藏富於書,要通過書這一特殊、隱秘的商品來完成張伯和生前對他的囑托,幫助張家保全下最後一筆錢財時,楊淩就想好了要選購些什麽樣的書卷來歸還給張家後人收藏、用來保值增值。

    楊淩原先在平陵驛做夥夫時,曾不止一次地趁上菜的機會聽到在驛站下榻的朝廷吏員們談論起買書、藏書的事,因而對隋朝時書卷的市場行情有所了解。

    他在為張家選購書卷時,並不十分注重尋購孤本、古本等價高難得的書卷,而是有意挑選些近代名家的抄本買入,譬如,在當時建康墳典行中比較常見的江淹、沈約等江南名士的著述。這些書卷的要價通常僅為兩漢及以前流傳下來書卷的十分之一,甚至百分之一,但在楊淩眼中,卻極具升值空間。

    經過近一個月的淘換,楊淩最終用張伯和投放在他這兒的一萬貫“開皇五株”為張宣購買了包括四書五經、近人著述、高僧所抄佛經在內的各類書籍共約一千多卷,盡數暫時存放在三郎的住處。

    三郎這些日子也沒閑著。她不知用了什麽法子說服唐介休捐獻了一百段絹帛給靈穀寺,在靈穀寺中修建起一座三層的藏書樓,專門用於存放唐介休在江南各地淘購到的書卷。

    “我打算把你為張家換購來的這些書卷也移到靈穀寺中的藏書樓上存放。那個地方唐介休每月也不一定去上一回,又有毛球等一夥兄弟在附近照應著,將張家公子安置在那裏,是再好不過了。”三郎很有些在幫助張家這件事上不甘落在楊淩後麵的架勢,在楊淩離開建康,返回廣州之前,告訴了他自己的打算。

    “姐姐,烏先生還在廣州等著你的回信呢,這次我回去該怎樣答複他?”楊淩心裏仍對唐介休懷有戒心,不願三郎和他走得太近,因此有意在二人分別之際向她提到了烏有德。

    “你可以告訴烏先生,原由廣陵張家來做的江南絲綢的生意,如今大半已由唐先生的‘升字號商行’接手了,如果烏先生有興趣,不妨來建康當麵唐先生談談今後合作的事。”三郎明知楊淩希望從自己嘴裏聽到的是什麽樣的答複,卻故意隻字不提,所答非所問地說道。

    楊淩先是一怔,及至聽三郎說到邀烏有德親赴建康來與唐介休洽談生意,才隱約明白了三郎真實的想法,不禁抿嘴一樂,衝三郎說道:“姐姐放心,我包管不出半月,烏先生定會站在你麵前。” 本章已閱讀完畢(請點擊下一章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