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2 第二章 隻會引用名言(1/4)

作者:天謝字數:8490更新時間:2020-09-18 09:23:45

    劉韋議一聽聖上口諭,正中下懷,方欲領旨,隻聽得一個陰柔的聲音道:“皇爺,您看這幾句,奴婢覺得頗有些意思——”

    原來是隨侍在景隆帝身後的司禮監掌印太監藍喜。他本是福建人,十五歲隨流民遷徙進京,衣食無靠,不得不淨身入宮做了內侍。

    閩人鄉土觀念頗重,這太監藍喜雖說在朝中免不了假公濟私、貪墨受賄,撈了大筆橫財,卻還舍得差人每年回故土捐贈一些錢帛,建個義祠施點粥糧什麽的,倒也有不少鄉人對他感恩戴德。

    此番他一聽是福建舉子,心中便偏袒了幾分,再看卷子上署名蘇晏表字清河,念頭急轉:蘇清河,這名字有些耳熟……莫不是福州知州蘇可仁的獨子?他家與咱家祖上還有些交情,既然是桑梓同鄉,好歹得幫上一幫。

    景隆帝對這個隨侍太監很有些寬厚倚重,聞言便又拿回卷子,見其中幾句確實端方工麗,筆力不俗,細品之下還有幾分警醒世人的哲理意味,微微頷首道:“‘江山代有人才出,各領風騷數百年’,不錯,此句氣魄非凡……

    ‘乃知雲變雨,不必到層霄。隻在百丈間,即化甘澍膏’這幾句含義頗深,借物喻理,正是執中之道……唔,此人還是有幾分才華的,隻是過於隨性放肆,不循定理,恐非棟梁之材。”

    景隆帝若是知道,他惟獨欣賞的這幾句,便是蘇晏“引用名人名言”的部分,不曉得會作何感想。

    藍喜一聽有戲,趁熱打鐵道:“皇爺,奴婢雖隻粗通文墨,倒也聽民間傳聞,說這蘇晏是個神童,六歲能吟詩作對,七歲背熟四書五經,十歲便寫得一手錦繡文章,怎麽會連八股格式都不通曉呢?極有可能是他懷才於胸,又擔心不被慧眼識中,才出此奇招,標新立異,好吸引聖上注意。此舉雖然欠妥,但念及年少輕狂,奴婢覺著不宜強力打壓,折了好苗子。”

    藍公公的“神童之說”倒也不是空穴來風,蘇晏在閩中確實頗有才名,隻不過如今瓶子雖在,裏頭的墨水卻早換成糨糊了。

    景隆帝想了想,覺得有些道理,頷首道:“少年人行事難免不夠穩重,輕狂佻脫,恃才放曠,還需多磨礪磨礪,才堪擔大任。”

    藍喜忙道:“皇爺英明神武,真是慧眼識珠玉。”

    “那就暫時先收入貢生,殿試時朕親自考他,看看是不是徒有虛名。”景隆帝抖了抖卷子,起身道,“朕要回宮去去瞧瞧太子,這裏就由你們幾個學士處理吧,可別因小失大,耽誤了春闈選士。”

    藍喜施施然跟在後麵,臨走時得意地睨了劉韋議一眼。

    劉學士氣結:我一忍再忍,實在是忍無可忍,這個該殺的權閹,欺人太甚!

    “懷才於胸,又擔心不被慧眼識中”是什麽意思,分明就是指摘我們這些翰林院學士不是伯樂,不識千裏馬,這簡直就是肆無忌憚當麵進讒,偏偏聖上對他的話總聽在耳中,久而久之必然要對文官們心生不滿。

    內侍擅權專斷,連聖上口諭都能勸回,總有一天要成為朝廷的大禍害!回頭得趕緊去拜訪吏部尚書、內閣大學士李乘風李大人,聯合一幹文臣,共謀除奸之計,不能再容這班閹黨繼續驕橫跋扈、把持朝政了!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