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218 第216章 你的禮朕喜歡(1/3)

作者:天謝字數:7866更新時間:2020-11-20 15:34:03

    二月十四,萬壽聖節,雨過初晴。吉神宜趨:歲德,天恩,天貴,大明。

    帝臨奉天殿。朝臣詣闕稱賀,行三十三拜禮,捧觴祝皇帝萬壽。皇帝賜百官茶湯。

    賀壽過程莊重而不冗長,主要還是因為景隆帝並不注重繁文縟節,將前朝的儀式簡化了許多。

    主體儀式過後,便是各自獻禮的時間,官員們也明顯放鬆了不少,紛紛將壽禮呈上。

    自從前幾年有個拍馬屁拍到馬腿上的外官,進貢了棵一丈多高的東海紅珊瑚樹,被皇帝責問“為采一樹,傷亡海人幾多”,以致被巡撫禦史扒出其搜刮民脂的罪行丟了官之後,就再也沒有人再敢爭獻奇珍,引火燒身了。

    上好儒雅,故而百官所獻壽禮多是以詩詞歌賦、書帖丹青為主。內侍分門別類收了。

    蘇晏的壽禮也在其中,就放在“樂”那一列。除了有計劃地整人,和被攻擊時瘋狂反擊之外,本質上他是個不愛出風頭的,遞完樂譜後就默默回到隊列裏。

    太常寺少卿邊月獻的恰好也是樂譜,一見盤中的《春江花月夜》,對蘇晏道:“蘇少卿這是樂譜?不是謄抄的張若虛之詩?放錯類別了罷。”

    蘇晏答:“的確是樂譜。原名《潯陽月夜》,因其改編後與《春江花月夜》的意境更為吻合,故而更名。”

    旁邊幾名官員聽了,低聲讚道:“平日隻道蘇大人有口才、有詩才,卻不知還有樂才。”

    蘇晏連忙自謙:“不敢當,偶聽江邊一老翁彈此曲,覺得動聽,本官強記下來,拾人牙慧而已。”

    邊月聽了更加不爽。太常寺司禮樂,下屬太樂署掌調鍾律,他身為太常寺少卿,什麽樂譜沒聽過,這《潯陽月夜》根本聞所未聞。怕不是鄉野俚音,為了碰瓷名詩故意取個重名,還敢獻給皇帝做壽禮,簡直是笑話。

    頓時起了爭強好勝之心,想讓這附庸風雅的蘇十二出個大醜。他一轉念,出列向禦座拱手,揚聲詠起了賀壽詩:“……鞶錫共歡恩似海,凱歌齊祝壽同天。微臣亦有迎鑾曲,願奏君王玉幾前。”

    ——馬屁精。蘇晏在心裏暗暗吐槽,什麽恩似海、壽同天,俗不俗?你怎麽不喊“景隆皇帝,文成武德;千秋萬載,一統山河”呢?保證更有氣勢。

    皇帝道:“哦,邊少卿要獻曲?”

    邊月拱手:“臣率屬下太樂署,日夜鑽研古人雅樂,終於譜成這首《迎鑾曲》,以賀萬歲聖壽。”

    皇帝頷首:“既如此,眾位臣工不妨也一起聽。”

    邊月當即喚了太樂署的樂師們進來,各種絲竹管弦編鍾排開,訓練有素地合奏起來。果然氣勢恢宏,典雅莊重,聽得官員們紛紛捋須點頭,麵露讚許之色。

    蘇晏其實不太喜歡雅樂。雅樂講究的是個“正”字,為了不出格少用變調,演奏技巧也單一,旋律就顯得平淡拖遝。按照後世的話來說,就叫主旋律、假大空。

    雖然在上流社會的禮儀活動中,雅樂才是陽春白雪,但民間始終對其欣賞不能,覺得勾欄小調都比它聽著有意思。而不少貴族也忍受不了雅樂的沉悶呆板,偷偷聽起了靡靡之音。所以孔子當初才感歎“禮崩樂壞”。

    但誰要是在正式場合說雅樂不好聽,那就要被衛道士們指責為審美低俗,甚至不知倫禮了。

    蘇晏才沒那個裝十三的興趣。說民樂低俗?“人民群眾喜聞樂見,你不喜歡,你算老幾”?

    一曲《迎鑾曲》奏完,邊月得皇帝讚了聲“不錯”,得意揚揚地目視蘇晏:“不知蘇大人那首從‘江邊一老翁’處聽來的曲兒,是什麽鄉野調子?別是自己寫的,不好意思署名就假稱聽來的,拿到禦前來濫竽充數罷?”

    蘇晏知道邊月故意挑釁,無非是覺得專業領域被人侵犯了。自己要是自娛自樂,找幾個樂師在家演奏,說不定他聽到了還能一笑而過。但獻禮於禦前,無形中就是別了他的苗頭,所以要借機生事,本質上還是爭寵。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