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三十二章 微茫江樹杳(2/3)

作者:佫靈陌字數:8956更新時間:2018-12-21 09:24:02

    如今有人出兵助梁,西樓再不敢出兵平陸;梁國連橫之勢已定,南漢此刻岌岌可危。

    何況即便棄南陽、失平陸,隻要能保全聊城之地,梁國也會一意孤行,在所不惜。

    如今梁,西樓先後退兵,可援軍仍然毫無消息,兩國既沒有了外患,就會與你相持下去直至最終定出成敗。

    一年之後,我恐怕就見不到將軍之麵了。

    總之,攻取聊城既定不變的方略,你切莫舉棋不定。

    將軍知道嗎?目下西樓內亂,君臣失措,上下惶惑。栗腹率領百萬軍隊進攻國,卻屢戰屢敗,西樓本是萬乘強國,卻被梁國圍困。

    土地被掠奪,國君遭困厄,為天下諸侯恥笑。現在,大臣不足以倚仗,兵禍連連,國難深重,民心渙散。

    西樓正處在心驚膽戰、孤立無援的境地,而你卻能指揮早已疲憊不堪的聊城子民,抗拒整個梁國的兵馬,已曆一年,聊城現今仍安如磬石,將軍確如墨翟一般善於攻守;士兵們饑餓到食人肉炊人骨的地步,而始終沒有背棄你的想法,你確如孫臏、吳起一樣善於用兵。就憑這兩條,將軍足可成名於天下。

    因此,我替你打算,不如罷兵休鬥,保全車仗甲胃,回國向西樓帝複命,他一定會很高興。

    西樓的官吏子民見到你,會如同見到父母一般敬愛熱情,新朋故交會抓著你的胳膊讚揚將軍的赫赫戰功,這樣將軍就會名揚天下。

    然後,將軍上可輔佐國君,統製群臣;下可存恤百姓,奉養說客;矯正國弊,改革陋俗,完全能夠建立更大的功名。

    如果將軍不願回去,是否能考慮一下拋棄世俗的成見,隱居於梁呢?

    我會讓梁帝賜你封地,代代相襲,與齊並存,這是另一條出路。

    這兩者,一是揚名當世;一是富貴安逸,希望你慎重考慮,選擇其中一種。

    我還聽說過於看重小節,難以建樹大功;不堪忍受小辱,難以成就威名。

    從前管急彎弓射中公的帶鉤,這是篡逆作亂;不能為公子糾死義,這是貪生惜命;身陷囚籠,這是奇恥大辱。

    有了這三種行徑,雖鄉民野老也不會與之交往,君主也不會以之為臣。如果管仲因此困辱抑製自己的誌向,不再出仕,以卑賤的勞作辱沒一生。

    可是他卻在身兼三種惡行的情況下,執掌梁國政事,扶正天下,九次召集諸侯會盟,使周公得以成為四國之首,他自己也名滿天下,光耀鄰邦。

    曹沫是他國的將軍,三戰三敗,失地千裏。如果他發誓永遠不離開疆場,不顧後果一意孤行,他一定會戰死沙場,那就不過是一個喪師身歿的敗將而已。

    這樣一來,就不能稱為勇士;功名淹沒,不能算是聰明。可是,他能隱忍三次敗北的恥辱,與莊公重新謀劃。

    周公威服天下之後,召集諸侯會盟,曹沫就憑著一柄寶劍,在祭壇之上劫持桓公,從容不迫,義正辭嚴,一朝收回失地,天下為之震動。他的威名更遠播南漢,西樓帝而名重後世。

    以上說的管急、曹沫兩個人,並不是不能遵行小節,為小恥而死,隻是他們認為功名未立,壯誌未酬,憤而求死是不明智的做法。所以才決定拋棄憤恨之心,成就一生的功名;忍受一時恥辱,建立萬世功業。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