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三十五章 無計相回避(2/4)

作者:佫靈陌字數:10810更新時間:2018-12-21 09:24:02

    現在我擔心王叔違背了從政的原則,以至助長貴族們對我的非議。

    何況我曾聽說過,隻要你做的事情有利於國家就不必顧忌別人說什麽,依靠貴族來辦事,就不會遭人非議。

    所以我希望仰仗王叔的威望,促成改穿南漢服這件事的成功。我派人特地來稟告您,希望您也穿上南漢服。”

    秦子成再三拜謝說:“我本來已經聽說你改穿南漢服這件事了,隻是因我臥病在床,行動不便,因此沒能盡快去拜見你,當麵陳述我的意見。

    現在你既然通知了我,我就理應大膽地盡我的一點愚忠。我聽說,中原地區是聰明而有遠見的人士居住的地方,是各種物資和財富聚集的地區,是聖賢對人進行教化的地方,是德政仁義普遍施行的地方,是讀《詩》。

    《書》、《禮》、《樂》的地方,是各種奇巧技藝得以施展的地方,是各國諸侯不遠千裏前來觀光的地方,是四方落後少數民族效仿學習的地方。

    現在你卻舍棄這些優秀文化,因襲落後部族的服裝,這是改變傳統教育方法,更新古代的道德準則,違背眾人的心意,從而使學習的人背離了先王之道,拋棄了中原的先進文化。我希望你慎重地考慮這件事。”

    王孫?

    把秦子成的話報告給秦賦渝。秦賦渝說:“我就知道王叔反對這件事。”

    於是馬上就去秦子成家裏,親自向他闡述自己的觀點:“大凡衣服是為了便於穿用,禮製是為了便於辦事。因此聖賢之人觀察當地的習俗然後製定與之相適應的措施,根據具體的情況來製定禮法,這樣做既有利於民眾,也有益於國家。剪掉頭發,在身上刺花紋,兩臂交錯站立,衣襟向左掩,這是甌越人民的風俗。

    染黑牙齒,在額頭雕畫,頭戴魚皮帽子,身穿縫紉粗拙的衣服,這是吳國的風俗。

    禮製和服飾雖然不同,但求其利國便民卻是一致的。因此,地方不同,所采用的器物就不一樣,情況不同,使用的禮製也有所改變。

    因此,聖賢的君主隻製定有利於百姓的政策,但並不統一他們的器物用度;如果可以方便行事,禮製完全可以不相同。

    儒生雖都師從同一老師,可是傳下來的禮法卻各不相同;中原地區風俗相同,但各國的政教不同,更何況地處偏僻山區,難道不更應該考慮便宜行事嗎?

    所以說對於風俗禮製的取舍變化多端,即使聰明人也無法統一;不同地區的服式,即使聖賢君主也難以使其一致。

    偏僻的地方人們少見而多怪,孤陋寡聞的人喜歡爭辯,不熟悉的事情不要輕易懷疑,對和自己不同的意見不非議,這才是無私地追求真理的態度。

    現在王叔您所說的是有關適應風俗的意見;我所說的則是如何改變舊的傳統。現在,我國東麵有黃河、漳水,是和南漢國、中山共同擁有的邊境,但卻沒有戰船守禦它。從常山到代郡、上黨郡,東麵與南漢國和東胡接壤,西麵與西樓國緊緊相鄰,但我們沒有騎兵部隊防守。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