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26章 萬眾一心齊催更(1/3)

作者:心淨字數:7796更新時間:2019-06-30 02:08:26

    “神文啊!神文!如此奇才出現在我大清,這是社稷之福啊!萬民之福啊……皇祖宗保佑啊!原來洋人征服大海經曆過這麽多的磨難啊?”

    “可恨啊!可恨!此書怎麽不早點麵世,我們也好早點知道洋饒底細,又何至於一腦袋漿糊,讓洋人這麽欺負啊……但是怎麽還沒寫完就印出來了?後麵的文章呢?”

    “無恥啊!無恥!這個叫肖樂的家夥太不要臉了,怎麽沒寫完就要印書呢?而且看看這印刷質量,就圖便宜了?後麵到底是怎麽回事啊!這個印加帝國遇到西班牙人之後發生什麽事情了……太監,你這個死太監!”

    在同治四年的二月二,正是龍抬頭的時候,這北京的老少爺們要吃春餅,還有那些準備開蒙的孩子也會在這一喊幾句‘二月二,龍抬頭,龍不抬頭我抬頭’的俗語,給自己一生的學業討個好口彩。

    不過今年的二月二卻出了那麽一件的怪事,北京城的各大書攤突然出了一本叫做《西行漫記》的書,作者毫無名氣而且名字起的真是俗不可耐。肖樂?您看看,大清朝的文人那個不是寫自己的號啊!最不濟也要用自己的字,從來沒聽過用本名的,而且還是那麽土的名字。

    不過這個叫肖樂的,口氣可是大的沒邊,他居然在京城每一間書局門口都擺放了一塊木板,上麵一行大字差點沒把當時的文人們給氣瘋。

    “歐遊二十載,西學我最強。誰能評錯漏,紋銀五千兩。”

    好大的口氣,就這個破書居然敢是西學最強?魏源的海國圖誌都不敢吹的這麽厲害,當然了那時候的清文人也沒有幾個人願意看這種介紹西方知識的書籍,科舉又不考,平時酒會、詩會上也用不到,所以西學在當時的大清還真沒幾個人願意學。

    但是凡事都有例外的,在內陸省份,在那些對西洋人勢力沒有直觀感覺的地方,人們肯定是不會在意西學的。但是在北京、上海、津……這些被迫開關的城市裏,讀書人可是深切的感受到了洋饒厲害,他們心中對西學還是非常憧憬的。

    比如北京城,四年前火燒圓明園的慘景還在眼前,人們迫切的希望得到洋人強大的秘密,可惜的很當時的大清就是沒有一本能夠係統介紹西方政治、經濟、文化、曆史乃至於風俗的書籍。

    西方的傳教士們也不是不想跟大清的讀書人交流,可是東西方完全是兩套文化體係,都各有各的淵源,不是真正從根子裏麵挖,想從半截學那就隻能是一知半解。魏源的海國圖誌為什麽得不到重視,原因就在這裏。

    用東方饒價值觀去解釋西方幾千年的發展史,那字裏行間總會有生搬硬套的感覺。這讓那些隻知道聖人之言的大清文人們看的是一頭霧水啊。

    肖樂早就考慮過這個問題,他為什麽要用評書式,用故事的形式來描寫整個西方近代史呢?他的目的就是要把最關鍵的基礎一環給補上,最起碼要讓清朝的人能看懂。

    看得懂,這是一個低到不能再低的標準,可是在那個時代文人甚至連標點符號都不願意用,他們的目的就是要把知識束在高閣裏,集中在他們的圈子鄭看得懂反而成了一種奢望。

    肖樂口氣非常狂,因為他自己非常堅信,被洋人輪了兩次的大清統治階級是絕對不會漠視這本書的,但凡有點遠見的文人更是不能放棄這本書

    。所以肖樂要用極度狂妄的口氣做宣傳語,他要用五千兩這個噱頭,徹底把北京城的文氣給攪動起來。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