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網文到底是什麽?(3/3)

作者:心淨字數:6712更新時間:2020-08-05 23:07:28

    無論唱戲的還是書的,包括相聲練雜耍的,隻要賣力氣手藝過硬,總會多多少少有人來捧角!

    民國那些梨園行的大家們,一場堂會下來,整個舞台上銀元鋪滿了,這可都是捧角兒打賞出來的!

    甚至好的書藝人,笸籮在聽眾群裏轉一圈,整錠銀子、成把的銀元都有的是,這都是衣食父母捧角兒!

    為什麽捧角?到底還是古人明白這個道理,知道混江湖口的不容易,知道撂地書的艱難!

    很多時候為了一個心頭好,害怕這本書沒了,不捧這個角兒,他就得餓死,就得轉行,以後那就再也沒有好東西可以看,可以聽了!

    所以他們寧可多花錢也得讓這劇場生存下去,讓吃開口飯的手藝人有個活路!

    這一點的道理,其實和現在的飯圈文化是一樣的!飯圈文化的本質就是‘共情’粉絲知道如果自己不捧喜愛的明星,那麽這個明星三就得消失不見了!

    我其實在十年前就預言過,德雲社這種模式早晚會出現飯圈文化,結果怎麽樣?無數新出頭的那個不是靠飯圈粉絲給捧起來的!

    換湯不換藥,本質都是一樣的,如今的飯圈粉絲文化和清末民國時期的捧角兒文化,都是同一個道理!

    此刻《大清隱龍》外部環境非常不好,處於絕對的低穀之中,這個時候也隻能依賴粉絲們聚在一起抱團取暖把艱苦的日子熬過去!

    節省一包煙錢,一杯咖啡飲料,多給隱龍打賞點,熬著這本書別完蛋,守著最後一塊心靈淨土,這點心頭好別丟了!

    捧角兒真的是為了角兒嗎?其實還不是為了自己心中的那點歡喜別沒了!

    哎……因為咱們隱龍是野路子啊,並沒有什麽機關單位給開工資,也沒有什麽網站會白養活作者!

    網站其實就是過去出租包廂的劇場,指望的就是觀眾那點票錢、打賞錢來支付水電費呢!他們怎麽可能不賺錢白養作者呢?

    德雲社搞劇場剛起步的時候,沒有觀眾,一群人站在大街上頂著風雪打快板招攬人!那時候的心情我能理解!

    後來德雲社的成功也不是有什麽機關單位或者什麽商業大公司來投資了,就是無數粉絲的門票和打賞維持的,是粉絲在網絡上不遺餘力的推廣而成名的!

    這種模式,跟百年前清末民國時期完全一模一樣,隻不過換了一些工具和叫法,本質上沒有任何區別!

    所以,網文想要崛起,一樣要靠老祖宗留下的經驗!

    心淨在這裏拱手作揖了,諸位衣食父母,是不是賞心淨這碗飯吃?

    在這裏一並謝過,千恩萬謝了!

    千言萬語一句話,無君子不養手藝人,給諸位衣食父母作揖鞠躬了!

本章已閱讀完畢(請點擊下一章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