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一卷 慘淡經營 第201章 廢寺設部(2/3)

作者:富春山居字數:7952更新時間:2018-12-25 12:27:29

    到了今日,法紀蕩盡,巧偽滋彰,兵部之勘合火牌有發出無繳進,縉紳競相假借,奸棍互相買賣,一紙洗補數番,一人往返數用,而一省之中兩院有牌,司道府有票,鄉官有帖,應付不一。

    今日每馬草料銀加至百餘金,每夫一名加至三五十金。民生安得不蹙,國計安得不窮。請陛下宣諭,禁革諸弊。”

    在崇禎發出了徹查科道官的業績之後,各禦史都開始搜羅各省弊政進行彈劾上疏。

    毛羽健監管的雲南,地處天南,少數民族眾多,和內地往來不便。且國初太祖命黔國公鎮守之後,雲南也基本上處於一個自治狀態。

    在這種狀況下,雲南似乎就沒有什麽可供彈劾的資料,毛羽健又不屑於和其他同僚一般找些雞毛蒜皮的事上疏。

    其實雲南最大的弊政就在於,黔國公鎮守雲南,對於土司的控製過於混亂。不過從陰暗處想,這也有些養賊自重的意味。

    不過如果談論雲南土司治理的弊政,很顯然會激怒黔國公,這個勳貴之中唯一手握地方重權的人物。

    毛羽健對於京城之內的勳貴從來沒放在眼中,但是對於黔國公還是忌憚三分的,要是因為他的上疏造成了雲南生亂,皇帝和執政大臣肯定會拋棄他,以安撫黔國公。

    當代黔國公是沐英第十一世孫沐啟元,更是一個驕橫不法之人,因與雲南巡撫失和衝突,竟發兵包圍巡撫衙門,並“發巨炮轟之”,這樣的人物顯然不是毛羽健得罪的起的。

    所以,毛羽健仔細思考之下就把主意打到了驛站上。作為兵部管理的驛站,地位低而且弊端也多。他再怎麽炮轟,相信也沒人站出來替驛站說話的。

    剛剛召回京城的兵部右侍郎畢懋康上前說道:“驛站雖然歸於兵部管轄,但是車駕清吏司唯有郎中一員,員外郎一員,主事三人。且三名主事中,一名督理會同館,一名協助太仆寺收放馬價,及交兌馬匹,管理驛站者僅為主事一人。

    大明驛站遍及兩京一十三省,人數不下數十萬,光靠兵部車駕清吏司去管理,恐怕很難理清。臣以為,主要還是應當依靠地方官員的自我管理,讓撫按官以及有關官員給與勘合時,細開姓名奏繳,不許自遣白牌,有違者當加以重治。”

    “如果自律有用的話,那麽驛站就不會變成今天這個樣子。大明驛站會通天下,僅僅用於軍情和朝廷政務的傳遞,也未免太過浪費了。

    白牌、勘合火牌之濫發,歸根結底,還是民間有這個需求啊。朕以為,並不是所有的人盜用白牌、勘合,都是想要侵占朝廷的利益,主要還是因為方便而已。

    一刀切的不允許任何人使用驛站,顯然不現實。就算是一時禁止了,到了最後還是會重新恢複原狀。

    朕以為,在保證了軍務和朝廷公文的往來之餘,不妨把驛站多餘的運力開放給商民使用。以商驛補貼軍驛,既能減輕地方州縣的負擔,也不至於阻礙大明商民的出行往來。”

    對於崇禎的想法,朝堂的上的官員們都覺得沒有問題,畢竟使用驛站最多的,還是他們的家人而已。兵部尚書王在晉出列說道:“如此一來,車駕清吏司的人手恐怕難以滿足驛站管理的需要,臣請增添車駕清吏司的主官。”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