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四百四十三章 大旱成災(1/2)

作者:袁大為字數:4104更新時間:2021-05-07 03:00:38

    1937年抗戰爆發以後,中原地區就作為中日對決的戰場,遭到戰爭的反複蹂躪。1938年蘭封會戰後河南戰區進入相持階段,各地戰爭難民大批匯入河南,加快了國統區社會生態的失調,加重了河南省百姓的糧食負擔。而雙方參戰部隊本身也消耗了大批糧食。第三次長沙會戰後,豫北

    、豫東、豫南60多個縣均已淪陷,國民政府管轄的區域三麵臨敵,隻剩下豫中、豫西。1942年6月1日,委員長在重慶主持全國糧政會議,要求“征購的數額要超過征收的數額,必須作到征收一分,征購一分以上”。因為征收針對全民,而征購主要針對有餘糧的地主富紳:“征購多於征收,才

    能使小戶負擔減輕,而對於大地主富戶要他多出餘糧來應購,必須如此才符合我們糧食政策平均和平等的原則。”此時,委員長還沒有聽說河南大旱的事情。事實上,河南部分地區1941年就開始遭遇旱災。時任河南省政府主席李培基沒有第一時間把河南遇到的困難上報政府。由於他的失誤匯報,給國民政府高層造成錯誤的判斷,所以李培基對於河南大饑荒負

    有很大的責任。河南的大旱與氣候的變化有關,也與黃園口決堤,黃河水改道有關,即是天災,也是人禍,而相比較於正麵的國統區,日占區的情況則要好的多,這並不是說旱災隻光顧國統區,事實上,日占區也經曆了

    大旱,然而,日本人為了避免發生大饑荒做了大量的工作,比如日軍將自己的軍糧拿出來一部分分給了老百姓,如此一來,老百姓的生活倒也能過得去。

    反倒是國統區,由於國民政府的不作為,老百姓要上繳的糧食有增無減,以至於很多老百姓交了公糧之後再也沒有了多餘的糧食,於是,各縣陸續引發了搶大戶的風波,最後演變成逃難潮。

    整個河南變成了人間地獄,一千二百萬人口中,餓死的有三百萬之多,為了生存,很多人賣兒賣女賣妻,家破人亡。

    商城抗日根據地地處於敵後,雖然也發生了旱災,但情況卻要比國統區強上許多。

    經過幾年的努力,商城抗日根據地的農副業生產有了長足的進步,積蓄了一定的糧食,而這些糧食,成為了商城抗日根據地渡過難關的重要保障。

    雖說如此,此時的許老鬼與龐愛國麵對著突如其來的幹旱與大饑荒也是焦頭爛額,迫切的希望袁誌文能早點回來主持大局。而此時的袁誌文,已經在回來的路上。不得不說魯登道夫的美國代表身份真的很管用,在他的協調下,特奇公司花了大價雇傭了二十多架美國運輸機,這些運輸機將袁誌文的特戰團一共四百多人運到了長沙,然後在長沙一路北上,隻十幾天時

    間,就回到了商城根據地。

    當看到袁誌文一路風塵仆仆回來的時候,許老鬼與龐愛國終於鬆了一口氣。

    “老大,你可算回來了!”許老鬼興奮的說。

    看著麵有憔悴之色的袁誌文,許老鬼把很多原本想說出的關於困難的話又咽了回去,隻是說道:“老大,你辛苦了,先休息休息再說。”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