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二十八章 陳氏新政(2/3)

作者:驍騎校字數:7268更新時間:2018-12-25 19:25:02

    “顧秘書長,真草隸篆行、甲骨文、金文、漢簡我都能寫一點。”劉存仁又鋪開一張紙,作勢要寫。

    顧秘書長笑笑:“不用了,督辦說過,劉先生的書法是極好的,我也是想領略一下,果然名不虛傳,是這樣的,咱們秘書處缺一個寫字的,督辦發布的公文、告示之類,總要有人先寫好,再讓工匠刻成模板,您的能力,綽綽有餘。”

    果然猜中了,劉存仁鬆了一口氣,昨天酒桌上他滔滔不絕說了不少關於政治軍事上的見解,但都是紙上談兵,如果督辦聘他當幕僚,出謀劃策參讚軍務,那他可就抓瞎了,幸虧是當個寫字匠,正和他的心意。

    ……

    督辦公署秘書處進行了一番人事調整,新增一名主任科員劉存仁,專門負責謄抄公文,刻蠟紙,寫信件,工作輕鬆不說,還能拿著公費大肆購置往日眼饞卻買不起的各種筆墨紙硯,最重要的是薪水還不低,每月三十大洋。

    原檔案室文員劉婷被調任陳子錕的私人秘書,專門為督辦一人服務,辦公桌就設在大帥簽押房隔壁,一時間公署內傳言四起,所有人見到小劉都變得客客氣氣,倒讓劉婷覺得很不自然。

    刷茅房的鄭澤如也升了官,陳子錕把他派到省政府去做了農業專員,負責新政實施具體工作,麥平也一同調去,不過職務上並無變化,依然是低等文員。

    江東新政,是陳子錕仿效山西經驗在江東農村開展的政治經濟新舉措,沒費多少腦筋,直接照搬閻錫山的“六政”,“三事”。即禁止留辮,禁止纏足、禁止吸鴉片,興水利、種樹木、養蠶桑;造林、植棉、養畜牧。

    同時整頓村製,開村民會議,整理村範,訂立村約,成立流動法庭,編練民團武裝。

    這些政治上的措施,以軍務督辦的名義頒發不太合適,所以陳子錕特地成立了一個農業專署,親自兼任總監督,招募了幾十名大學生當農業專員,每個縣派一個,配一個班的護兵,讓這些精力充沛,熱情過剩的年輕人到廣袤的農村天地中可勁的折騰去。

    農業專署和督辦公署合署辦公,一道道命令從公署發出,由秘書處劉存仁謄抄成大字,交給石匠刻成模板,印製十萬份,鋪天蓋地發往江東各處,農業專員們也下鄉普法,忙的不亦樂乎。

    陳子錕下了指示,在省城大種梧桐樹,主要幹道兩旁都要載上法國梧桐,省城各個小學由省府撥款,免費教育,不但書本免費,每天還有一頓加餐。

    另外又由春田洋行出麵,從澳大利亞進口五百頭美利奴種羊,在省城設立模範牧場,培育優種,進行繁殖後再向全省推廣。

    同時,阮銘川辦的《淮江報》也在如火如荼的進行著,奉軍實行新聞管製,北京報紙紛紛停刊,記者編輯們沒有出路,隻好南下謀生,有些人去了上海,有些人去了廣州,也有一些京報的老相識,在阮銘川的邀請下來了江東。

    這些老牌報人辦起報紙來,那效率和水平可不是吹得,文章的深度和廣度更不是江東日報那些筆杆子能比的,報館設在省城大馬路繁華地帶,開張的時候陳大帥親臨剪彩,上海申報的老板史量才也來捧場,印刷機用的是德國進口海德堡,白報紙也都是加拿大進口的,無論軟件硬件,都是國內最強。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