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四十九章 人海孤鴻(2/3)

作者:驍騎校字數:7640更新時間:2018-12-25 19:25:13

    陳子錕對劉婷的判斷深信不疑,戰爭一觸即發,駐紮吳凇的稅警團必然首當其衝,雖然這支部隊名義上劃給財政部,但真正掌權者還是自己,他傳令給薛斌,嚴陣以待,時刻防範日軍挑釁,如遇進攻,毫不猶豫回擊,切勿重演沈陽悲劇。

    浦東的倉庫裏儲備著大批軍事物資,從美國進口的鐵絲網和瑞士進口的厄立康20毫米口徑高射炮都搬了出來,將一線部隊武裝到牙齒。

    如同劉婷預料的那樣,上海的氣氛日益緊張起來。

    一月八日,日本天皇裕仁東京郊區代代木練兵場檢閱陸軍部隊,結束後起駕回宮,在皇宮櫻田門附近遭遇行刺,炸彈誤中副車,炸死車夫一名,天皇安然無恙,刺客被捕,此事被《民國日報》報道後,遭到日本駐滬總領事村井蒼鬆的強烈抗議,上海市長吳鐵城卑躬屈膝向日方道歉,承諾查封報紙,懲辦當事人,低姿態並未取得日方諒解,反而氣焰更勝。

    明眼人都能看出日本準備在上海挑起一場衝突,但民國政府依然堅持不抵抗政策,汪精衛密電上海軍隊,切勿與日方衝突。

    又過幾日,幾名日本僧人到生產毛巾的中國企業三友實業社附近挑釁,據說被工人毆打致死,日方報複,衝進三友實業社放火,打死華捕一名。

    日本先侵占東三省,又在上海咄咄逼人,民間的反日情緒空前高漲,已經逼近爆發臨界點,而住在虹口一帶的日本僑民的**情緒也被迅速升溫,日本國內輿論瘋狂炒作渲染,努力扮演出一副受害者的樣子,日方提出,立即解散一切反日團體,取締排日活動,保證日本僑民的安全,否則就要采取斷然行動。

    本來按照日本的預期,此舉會徹底激怒中國政府,從而開第一槍,哪知道國民政府的脾氣比他們預想的要溫順的多,不但沒有發飆,反而客客氣氣照單全收,反讓日方有一拳落空的感覺。

    非但如此,軍政部長何應欽還多次下令,駐紮上海的十九路軍撤出,以免和日軍發生衝突,造成不可預期的惡劣後果。

    據三槍會偵知,住上海的日本僑民團體居留民團、自警團、在鄉軍人會已經開始發放槍支彈藥,這些日本僑民在上海住了幾十年,對地形非常熟悉也精通上海話,打起仗來是極好的向導和翻譯,這說明日本已經做好了最後的準備。

    陳子錕幾天沒有回家,一直在閘北吳凇活動,會晤了十九路軍的蔡廷鍇將軍,雙方都認為戰事近期即會爆發。

    “我們十九路軍,絕不會一槍未放丟掉上海,我們已經做好準備,即使犧牲全軍也在所不惜。”蔡將軍的國語帶著濃厚的廣東腔,話雖說的壯烈,陳子錕不敢相信,真打起來,興許他們比誰跑得都快。

    為解薛斌後顧之憂,陳子錕把薛太太和他的兩個兒子,連同細軟一並裝車送入租界。

    從閘北返回租界的路上,路上人潮洶湧,全是拖家帶口遷往租界的百姓,從太平天國時期,上海洋人租界就是戰火中唯一的安全之地,過了幾十年依舊如此,上海局勢吃緊,連最普通的老百姓都感覺到了,汽車在人流中艱難前行,守閘口的巡捕倒是很有眼色,跳上汽車踏板,用警棍硬是開出一條路來,一直把汽車送過了外白渡橋。

    雙喜掏出一疊錢來打賞了巡捕,汽車繼續前行,沿街處處難民,租界房價暴漲,千金難租落腳之地,就連一個亭子間都能租出天價來,幾家歡樂幾家愁,戰端未開,房東們倒是先發了一筆國難財。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