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十六章 卡薩布蘭卡(2/3)

作者:驍騎校字數:7138更新時間:2018-12-25 19:25:37

    1943年的春天,陳子錕終於離開美國,此時嫣兒已經如願考上了哈佛大學醫學院,依然與伊麗莎白同學。

    飛機飛越大西洋和非洲,先抵達印度蘭姆加爾,駐印軍的訓練依然在如火如荼的進行,每天都有一個營的新兵從國內運來,落地之後便被勒令扒掉軍裝連同裏麵的虱子一並燒掉,新兵們的頭發被剃光,丟進大澡堂狠狠的衝洗掉汙垢,然後進行體檢,打疫苗,合格的士兵胳膊上蓋一個藍戳,不合格的發回國內。

    陳子錕會見了史迪威與駐印軍的將領們,向他們轉達了卡薩布蘭卡會議的精神,即先在歐洲開辟第二戰場,中國戰區隻能靠後,大家不免為之歎息,養兵千日用在一時,整天好吃好喝養著,駐印軍士氣衝天,早想上戰場了,對於中國來說,打通滇緬通道尤為重要,單靠駝峰航線的空運,對廣大中國戰場來說是杯水車薪,隻能勉強吊著命而已,戰爭多持續一個月,就要死更多的人,消耗更多的物資,中國人自然不會樂意。

    這是盟軍最高統帥們的決議,再不滿也得忍著,陳子錕和史迪威密議,如何更好的分配有限的租借物資才能發揮更高功效,打擊日本。

    史迪威說:“陳,中國有句老話,好鋼要用在刀刃上,美國的武器彈藥隻援助願意打仗的軍隊,花生米的軍隊不堪一擊,毫無主動性,我打算以你的江北嫡係為試點,考慮武裝一支半美械的地方軍隊,直接威脅日軍後方。”

    陳子錕自然是欣然答應。

    回到重慶之後,陳子錕發現自己去了一趟美國,政治身價猛漲,大批以前不怎麽來往的官員、教授、下野將軍都來拜會,所談之事無外乎中美關係和中國的前途。

    學者們未雨綢繆,已經在考慮打敗日本後施行憲政的問題,中美聯係日漸加深,政治影響必然潛移默化,和美方關係良好的陳子錕,或許是將來的政治明星也未可知。

    當然他們也考慮到了蔣委員長的作用,但未來的大勢恐怕不是一兩個人就能左右的,政學係的一幫人,隱隱將陳子錕視作了自己這個派別的代言人了。

    不少大學、社會團體、機關單位也來邀請陳子錕前來演講報告,一時間名滿重慶。

    陳子錕是個腳踏實地的人,他知道自己的斤兩,為避嫌迅速離開重慶飛抵江北。

    江北龍王廟野戰機場是日本人建成的,現在卻成了盟軍在江北的重要前進機場,跑道上鋪設了鑽孔鋼板,可以起降戰鬥機和運輸機,在錢德斯中校的關懷下,每周都有一班C47運輸機抵達,送來武器彈藥糧秣輜重。

    如今的江北抗日救**已經全盤美式裝備,從頭到腳一身新,M1鋼盔,帆布夾克軍上衣,高筒皮靴,大八粒半自動加藍德步槍是美國海軍陸戰隊都還沒裝備上的新型步槍,還有小巧玲瓏後坐力極低連女人都能打得很準的卡賓槍,更是戰士們的新寵。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