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十二章 北風號(2/3)

作者:驍騎校字數:8572更新時間:2018-12-25 19:25:50

    箱子裏是各種金磚金條金錠子,初步目測,起碼上千兩黃金。

    “這筆黃金,我替我弟弟捐給國家,一共是一千一百二十八兩。”夏小青平靜的說道。

    台下一片寂靜,他們本以為這些黃金是陳子錕家裏的,沒想到另有高人。

    “我弟弟,叫燕青羽,是黨在隱蔽戰線上的戰士,直接向周總理負責,就在解放前夜,他犧牲在特務槍下,這些黃金是他早年演電影的時候積攢下來的,委托我找一個合適的機會捐給國家,我想,現在這個機會來了。”

    雷鳴般的掌聲響起,久久不能平息。

    省直機關募捐大會圓滿結束,募集到了價值二十萬元人民幣的黃金、有價證券、實物等,其中夏小青的捐款占到決定性比例,財政廳和空軍方麵來到楓林路陳公館,征求夏小青的意見,如何給飛機命名。

    夏小青說,我弟弟已經走了,他一貫低調,不會想用自己的名字命名飛機,他最疼外甥小北,我想用小北的名字命名更合適。

    空軍的同誌做過調查,知道夏小青和陳子錕的兒子是空軍正營級幹部,著名的起義英雄,現在東北戰場執行任務,用他的名字命名再合適不過了,在宣傳工作上也大有文章可做。

    於是,這架還沒購買的戰鬥機就被命名為“北風”號,是陳北在人民空軍的代號,而戰爭是在遙遠的北方進行,所以用這個名字很有意義。

    航校附屬的器材廠用鐵皮和木頭造了一架等比例的飛機模型,塗成銀白色,機身上是人民空軍的標誌,還有兩個紅色的大字:“北風”。

    模型披紅掛彩,群眾敲鑼打鼓,用一輛卡車拉著遊行,省城群眾沸騰了,這可是咱江東捐的驅逐機,每個老百姓都覺得臉上有光。

    老百姓對飛機不了解,看到這麽一架怪模怪樣的戰鬥機,七嘴八舌的議論起來。

    “這一定是美國的野馬驅逐機,全世界最先進的,我聽人說翅膀下有八挺機關槍,能掛五百斤炸彈哩。”

    “切,拉倒吧,這是蘇聯造的驅逐機,比美國佬的厲害十倍都不止,翅膀下裝的是大炮,能掛一千斤炸彈。”

    飛機模型在省城大街上繞了三圈,拉到庫房裏存起來,捐獻的資金則匯繳中央,用於購買蘇聯的新型噴氣式戰鬥機米格十五。

    ……

    東北某機場,一架架銀色戰鷹停在跑道上,金發碧眼的飛行員三五成群的走過,他們是秘密參戰的蘇聯空軍,平時穿朝鮮人民軍或者誌願軍的軍裝,不帶任何軍銜標識,吃麵包黃油牛肉罐頭,住單獨宿舍。

    陳北調到北方以後,依然沒有機會開飛機,空軍新成立不久,專業技術人員的來源主要有三塊,第一是東北老航校留用日籍教官教出來的學生,這一幫人是日係範兒;第二是起義、留用的原國民黨空軍,這幫人都是受的美式教育,不自覺的殘留著西方資產階級那一套,第三是接受蘇式訓練的新入伍飛行員,年紀輕,身體素質紮實,政治素質過硬。

    陳北自然屬於第二幫,也是最不受待見的一幫人,東北老航校的人是老革命出身,已經占據中高層位置,新人們是蘇聯教官的學生,開的是噴氣式米格機,穿的是蘇式的飛行夾克,天之驕子一般,最受領導寵愛。

    空戰已經進入噴氣式時代,早年開螺旋槳戰鬥機的經驗完全用不上,所以陳北的一身本領沒有用武之地,隻能繼續當他的理論教員,雖然他是營級幹部,起義英雄,但並不受學員們的尊敬,因為他脾氣暴躁,喜歡罵學員,作風又不好,喜歡喝酒抽煙,更令人厭惡的是資本主義習性不改,穿美式夾克,戴墨鏡,打扮的和美軍飛行員一樣。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