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二十八章 戰俘回家和書記當爹(2/3)

作者:驍騎校字數:8198更新時間:2018-12-25 19:25:52

    梁盼心中一陣酸楚,自己是誌願軍戰俘,國家的恥辱,又有什麽麵子可言。

    村長帶了兩個民兵遠遠的過來了,梁盼上前答話,村長倒也沒難為他,隻交代了幾句以後要安安分分的,好好接受貧下中農的教育,不要想歪門邪道。

    梁盼送走了村長,出門推起了石磨,他滿身的力氣,滿心的心酸,隻能發泄在這沉重的磨盤上。

    ……

    朝鮮戰爭結束,赫魯曉夫上台,第一個五年計劃開始實施,新中國百廢待興,欣欣向榮,江北到處是建設工地,晨光機械廠和紅旗鋼鐵廠的雛形已現,設備機器都從蘇聯運來,專家組指導工人安裝調試,和中國人民打成一片,相處融洽,各單位學校學俄語成風,人人以會說俄語為榮,以認識蘇聯老大哥為傲。

    風雲激蕩的1953年就這樣過去了,次年初,政治風向忽然有了變動,七屆四中全會上對國家副主席高崗進行了批判和揭發,同時被批判的還有中組部長、中央副秘書長饒漱石,罪名是陰謀分裂黨中央,篡奪黨和國家的最高權力。

    中央高層鬥爭,屬於神仙打架,與平頭百姓無甚關係,但省部級高級幹部難免牽扯其中,江東省委書記鄭澤如屬於饒漱石派係,饒漱石被打倒,他大為緊張。

    楓林路上的書記樓徹夜亮燈,書桌上的煙灰缸裏是滿滿的煙蒂,屋裏更是煙霧繚繞,鄭書記穿著毛背心坐在桌前藤椅上,長籲短歎,稿紙上一個字沒有,身旁的廢紙簍裏倒是一大堆寫了一半的廢稿。

    夫人潘欣端著一壺熱茶上來,關切的幫丈夫揉著肩膀,問道:“怎麽,寫不出來。”

    鄭澤如將筆一摔,拍著腦袋道:“字斟句酌,還是無法下筆,無法下筆啊。”

    潘欣道:“向中央表明態度就是,和饒漱石劃清界限。”

    鄭澤如又點了一支煙苦笑道:“哪有你說的這麽簡單,這裏麵的學問大了,黨的內部鬥爭向來是血腥殘酷的,稍有不慎就會把政治生命乃至**生命葬送,我死無所謂,你和孩子以後的日子怎麽辦。”

    說著憐惜的摸著潘欣微微隆起的肚子,鄭書記和潘欣的愛情結晶就要降生了,這是鄭澤如第三個孩子,他還記得,第一個孩子生於1930年,剛生下不久就發現殘疾,被自己逼著當時的妻子紅玉拿去賣了,賣了到底二百還是三百塊錢已經淡忘,這筆錢被用來做印刷經費了,這孩子如果活到現在,已經是二十四歲的青年了,興許已經結婚生子了。

    第二個孩子還是紅玉生的,生於1938年抗戰最激烈時的北泰市政廳地下防空洞,起名王北泰,算起來這孩子也有十六歲了,該上高中了,自己一直沒怎麽關心過紅玉娘倆,每每午夜夢回,總會內疚一番。

    想到孩子,鄭澤如的鬥誌又旺盛起來,他重新起草,筆走龍蛇,洋洋灑灑數千字,對饒漱石擔任華東局第一書記期間的一些行為進行了無情的檢舉揭發,同時也對自己進行了自我批評和深刻反省。

    這封信送到中央之後,鄭澤如就忐忑不安起來,仿佛等候判決的犯人。

    幸運的是,鄭澤如沒有遭到任何處理,依然當他的省委書記,他如釋重負,心情大好,通過在京好友葉雪峰打聽情況,得知自己這回過關竟然多虧了一個意想不到的人。

    這個人就是徐庭戈。

    原來在鎮反期間,華東局在饒漱石的領導下沒有和中央保持一致,殺的人太少,引起主席的強烈不滿,而江東省的鎮反工作具體操作人是徐庭戈,他殺起人來大刀闊斧,一天槍斃幾十上百個從不手軟,雷厲風行的手段給人留下深刻印象,認為江東和中央保持了高度一致,從而鄭澤如的工作還是滿意的。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