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156 愈合能力 上(2/2)

作者:拉風的樹字數:4442更新時間:2018-12-26 04:40:56

    秦川為人不喜說話。除了指點地圖和行程前進或者駐紮之外,多餘的話一句都不說。而且喜歡獨處,不讓任何人靠近他百步之內,駐紮時候,帳篷也遠離眾人。平日無聊,旅程裏都會說話聊天解悶,陳慶之也不例外,可是秦川就像啞巴一樣,絕不主動開口說話,就算你跟他說話,無關緊要的,他也一向不予回答。樣子傲慢無比。不過陳慶之卻是對他敬重無比。當然不是因為他是所謂的隱侯,而是因為秦川那卓絕超群的智慧。這一點上,陳慶之自愧不如。

    自啟程後,陳慶之就發現,秦川每天都在不斷計算著隊伍的行程和估計每個人的體力狀況以及任何可能發生的突發事件,包括路上會遇到的危險到天氣變化,從而製定第二天的行程。隊伍裏每一樣物品他都留心記住,要是物資減少了,一到有集市的地方便及時補充。所以一路以來,眾人雖然覺得旅途無聊,但是卻沒有什麽疲倦之意。

    玉門關。

    玉門關乃是西漢時候建造的,是連接中原與西域的一大關口,在它南麵還有一個陽關,兩者都是連接西域與中原地區的重大隘口,有著極大的戰略意義,故曆代素來被重兵把守著,由於邊界貿易繁榮,這個荒涼的地方竟然也形成了一個熱鬧的甸鎮了,玉門關和陽關在中國古代文學作品上出現的概率非常高,如王之渙的《涼州詞》裏就有“羌笛何須怨楊柳,春風不度玉門關”的感慨,道出了此地的蒼涼荒蕪,至於陽關,而王維的“勸君更盡一杯酒,西出陽關無故人”更是道出離人蕭索,後來更是被人編成了《陽關三疊》這一古琴曲。

    離此地不遠之處便是佛家聖地敦煌。

    自漢末佛教經西域傳入中原之後,經過數百年的發展,到了梁武帝時期,已經發展到了鼎盛時期。而地處西域與中原的交接口的敦煌,從晉朝開始,經曆了前秦、北魏的佛門弟子、達官貴人、商賈百姓,善男信女都來這裏捐資開窟營造,敦煌石窟裏的佛像雕刻,壁畫和經書典藏的數量非常繁多,許多佛教高僧也紛紛前來此地修行,於是這裏幾乎成了中原佛教信徒心中的聖地了。梁武帝蕭衍信佛,所以囑咐陳慶之等人,來到這裏,一定要來禮佛。聖意不可違,陳慶之等人自然要在這裏瞻仰一番。

    隨從們不敢靠秦川太近,他那冷漠的眼神有如利刃,除了陳慶之,誰也不喜歡跟在他旁邊。傍晚紮營後,兩人一前一後來到了莫高窟前麵。殘月如勾地斜掛在戈壁的上空,一地冷霜。

    秦川靜靜地站著良久不說話。陳慶之也靜靜沉默著。他卻知道,秦川有話要跟他說。 本章已閱讀完畢(請點擊下一章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