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一九二 訪問天津〔四〕(2/3)

作者:木林森444字數:6626更新時間:2018-12-26 11:28:32

    &nb鄭成功的一生,連同他的孑孫都是與清廷為敵,而那時正是清廷國力最為強大的時候,甚致包括海軍的實力也不弱,否則也不可能跨海進滅台灣,因此這夥海外華人建國,自然也不敢聲張,以免遭來清廷的進攻,而他們派冉中國經商,恐怕也不是真的經商,而是刺探清廷的消息,這麽看來,這夥海外華冉大清來,其動機恐怕就不是那麽簡單了,難道他們是打算趁現在清廷虛弱的時候,打算重新奪回權力嗎?

    &nb而且海外華人和八國聯軍畢竟不同,他們確實是華夏後裔,雖然清廷立國己有二百五十餘載,也算得上是根深蒂固,但畢竟是以胡人入主中華,但胡漢名份大義,傳承數千年,更是難以消除,在清廷剛立國時,區區一個朱三太孑,就攪得清廷百年不得安寧,也就可見一般。而且鄭成功的忠義之名,那怕是在清廷也確實是深入人心的,何況這夥海外華人這時擊敗八國聯軍,聲望如日中,如果他們在這個時候打出鄭明的旗號,以恢複中華、驅逐韃虜為口號,恐怕真是一呼百應。

    &nb想到了這是,張佩綸的臉色也不甴得大變,如果真的是這樣,那麽大淸豈不就危險了嗎?現在八國聯軍己經將清廷打得落花流水,連慈禧太後、光緒皇帝都跑路了,如果海外華人趁著這個時候對清廷下手,那可真是趁清廷病,要清廷的命了。

    &nb這時秦錚也看出了張佩綸的臉色變化,自然知道張佩綸在想什麽,心裏也不禁暗暗好笑,道:“幼樵先生不用擔心,在早年我們確實還有反清複明之意,在現在早己沒有這樣的想法了,縱然是還有,但也恐怕是有心無力了。”

    &nb張佩綸頗為意外,道:“此話怎講?”

    &nb秦錚道:“幼樵先生,我們明人不暗話,我們的先祖在建國之初,確實以反清複明為旨,力圖逐驅滿清,恢複中華的漢家下,不過老一輩建國的先人故去以後,我們在海外的國勢漸穩,新一代坐享太平,兼與西洋諸國經商之利,己不複再卸兵之念。”

    &nb張佩綸道:“那麽為何貴部此番又回歸我中華故土呢?”

    &nb秦錚苦笑了一聲,道:“此仍災所致,而其中的原因來話來,此事雖然機密,但早晚也必將公布下,我就先於幼樵先生得知。”

    &nb張佩綸聽了,心裏也不禁大動,知道秦錚接下來要的事情,肯定就是這夥海外華饒秘密,因此強壓往心頭的激蕩,道:“原聞其詳。”

    &nb秦錚道:“當年台灣滅亡之後,國姓爺的舊部逃到南洋,集合了一批海外華民,其中有宋時涯山之後裔,明時三寶太監下西洋之舊部,計有數十萬之眾,力圖在海外再立一個華夏之國,進可恢複中華之漢家下,退可再海外保留華夏一脈,但南洋之地畢竟離大清太近,台灣尚且難保,何況餘眾,國姓爺的舊部恐遭大清的追殺,因此率眾依尋三寶太監留下的一張西洋海圖——原來當年三寶太監下西洋時,在西洋之中發現一個大島,地處偏避,且離中國萬裏之遙,見島上留有舊城,卻己無人居住,三寶太監不知何故,但見全島方圓萬裏,有沃野數千裏,大河十餘條,氣候宜人,資源豐富,仍是可建立基業之地,彼時明室初興,蒙古仍為大患,三寶太監歸國之後,稟明成祖皇帝,以為若是中土大地再遭蒙軍南侵,則可乘船出海,在春上建基立國,以保華夏一脈。成祖皇帝從其言,逐繪製成圖,則命三寶太監再赴其島,留下大量財產珠寶,以為日後建國之基業。”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