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二三五章 進駐膠州灣(2/3)

作者:木林森444字數:6494更新時間:2018-12-26 11:28:38

    而一營的營部被羅嶽設在營海鎮,這裏一營駐區的最北部,也是整個膠州灣地區的西北角,最深入內陸區,人口最多,大約有近7千餘人口,而且南鄰紅駐區,北接膠州,是膠濟鐵路上一個重要的節點。

    人民軍進駐膠州灣地區,並沒有在當地引發多大的反應。別是海外華饒消息,不少當地人連德國強租膠州灣的事件都不知道,這主要是因為這個時代的消息閉塞,而且膠州灣地區也不是什麽發達地區,因此消息傳遞就更加滯後。另一方麵也是德國租借膠州灣的時間並不長,還沒有在膠州灣地區建立起有效的管理,對靑島以外的地區,基本還是任用當地的原清廷吏員、或是地方鄉紳來管理。

    而對於當地的普通百姓來,其實生活並沒有發生什麽變化,管理自已的還是那些人,租賦還是那麽多,什麽都沒有發生變化,至於這片地是歸清廷管還是歸德國人管就並不重要了,反正自己的日子照過就行了。

    不過吏員、地方鄉紳的消息當然要比普通百姓靈通得多了,他們不僅知道現在膠州灣地區己經易主了,而且還聽過一些海外華饒事情,知道這是一夥生活在海外前朝後裔,但卻是華夏族裔,而且打仗十分厲害,連洋人都被他們給打敗了,現在他們趕走諒國人,並且取代德國統治了膠州灣地區。

    但這些吏員、地方鄉紳並不怎麽害怕,因為無論是誰統治這裏,想要有效的管理這一片土地,就必須依靠自己這一批基層的管理,因為在清朝統治的期內,無論地方官怎麽樣,地方的吏員、鄉紳卻是幾乎恒久不動的,這也是中國古代的一個特色,就是無論地方官員怎樣變化,但地方基層始終是把持在吏員或是地方鄉紳的手裏。每一任地方官員都必須和地方吏員、鄉紳搞好關糸,否則在當地就玩不開。在中國曆史中,由於和地方吏員、鄉紳搞不好關糸,結果被地方吏員、鄉紳聯手擠走的,不計其數。

    當然,如果遇到包拯、海瑞這樣清廉正直的官員,或許可以殺掉幾個作惡的地方吏員、鄉紳,但也無力撼動整個地方吏員、鄉紳階層。

    那怕是遇到王朝更替,隻要不是遇到“揚州十日、永定三屠” 這樣不分階層的大屠殺,即使是新的統治者,也必須依靠地方吏員、鄉紳來管理新王朝的基層,而地方吏員、鄉紳往往也順勢搖身一變,成為新朝的統治基石。

    德國人租借膠州灣之後,地方吏員、鄉紳雖然也緊張過了一陣,但時間不長就發現,原來德國人也需要自己來管理地方,現在海外華人雖然把徳國人趕走了,但他們也同樣不例外,更何況海外華人也是華夏族裔。他們同樣也需要自己這一批人,才能管理好地方。

    羅嶽帶領軍隊來到營海鎮的時候,地方吏員、鄉紳主動組織了一些人,來迎接羅嶽的部隊,並且還送上了200兩白銀,50石米,10壇酒,20隻雞和2隻豬,算是晉見之禮。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