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二七二章 陰島(三)(2/3)

作者:木林森444字數:6686更新時間:2018-12-26 11:28:43

    見禮之後,秦錚才問道:“聽你們兄弟學過曬鹽法。”

    韓高祥上前一步,道:“回大讓話,我們兄弟兩人自私就隨父兄煮鹽為業,見鄉人製鹽十分辛苦,且產鹽不高,又曾聽南方人,南方製鹽均是用曬鹽法,要比煮鹽法的產鹽量高出數倍,也想學習曬鹽之法,但南方氣溫炎熱,與陰島大不相同,因此南方製鹽之法不適在陰島使用,後來我們又得知日本也有曬鹽之法,日本氣候與陰島相似,故此四處打聽,終於知道在即墨金口有日本人在修建鹽田曬鹽,我們兄弟到即墨金口,學習鹽田曬鹽之法,曆時半年有餘,兩個月前才回到韓家村來,己修建了兩副鬥子鹽池曬海水製鹵取鹽。”

    秦錚點零頭,道:“你們兄弟倆也是有心之人,不知你們學到了鹽田曬鹽之法,又是怎麽做的。這鹽田為什麽要建成這個樣子。”

    韓高誌道:“曬鹽之法,總不出‘曬於池,其行顆,熬於盤,其形散’ 這十二個字,鹽田稱為‘鬥子’。‘鬥子’ 又以 ‘副’論,一副鬥子是四四一十六個方格組成,方同水田,約為80畝。不過底部需整齊更平,最好用石板為底。曬鹽時,是先趁漲潮時將海水引入鬥子周圍的深渠,將渠底海水,用水車車入鬥子的第一排四個方格裏,再日下曬數日;再將第一排方格裏的水車入第二排方格內,如此至第三排、第四排方格。海水愈曬愈少,愈曬愈鹹,鹽分愈多,至第四排方格時,則可直接曬鹽。如此循環不已,產鹽亦不絕。”

    聽完了韓高誌的講之後,秦錚也大體明白過來,這一套方法白了就是利用自然蒸發,雖然陰島一帶的氣溫不高,但通過四組方格進行海水循環曬製,可以將曬製成鹽的日期大大的縮短,也就達到了増產出鹽的目地。

    秦錚又問道:“這樣一副鬥子,大約多少可以曬出鹽來?又能產鹽多少?”

    韓高祥道:“現在氣溫不高,如果從第一排方格開始算起,則需要15-20才能曬製成鹽,而前麵三排方格的鹵水都己曬製好,在第四排方格中曬製,大約需要3-4的時間,如果到了夏季,則隻需5-7就可曬製成鹽,在第四排方格時,隻用一即可出鹽,一次出鹽大約可收4-5石。”

    秦錚點零頭,雖然單從出鹽率來,一副鬥子的出鹽並不算高,但可以用擴大鹽田的方式來彌補,向這樣的鹽田,如果能夠建10副鬥子,那麽產鹽量己和郎君鹽場差不多了,而且鬥子一但建成,可以反覆使用,消耗的人力要比煮鹽少得多,還不用耗廢煤碳,因此曬鹽的效率要比煮鹽高,確實不假。

    秦錚又道:“可有曬製好的鹽嗎?拿來給我看看。”

    韓高祥答應了一聲,到鹽田邊取來一個陶罐,雙手遞給秦錚。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