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三一八章 騎軍〔二〕(2/3)

作者:木林森444字數:6622更新時間:2018-12-26 11:28:49

    秦錚笑道:“孤島農牧場?我到是有點印像,是不是屬於濟南軍區的,不過我記得應該是叫生產基地。”

    程亞傑點點頭,道:“生產基地是後來改製的,孤島農牧場是濟南軍區下屬,是在舊時空的1959年秋成立,行政區屬於東營市河口區和墾利縣,最初是從事種植、養殖業和收獲野生植物,1963年9月,沾化縣徒駭河農場四分場開辦軍馬場遷移,寄居孤島農牧場。 12月孤島農牧場與軍馬場合並,改建為中國人民解放軍濟南軍區軍馬場,場址位於原濟南軍區孤島農牧場,因此也叫孤島軍馬場。後來孤島農牧場又先後收並了國營孤島林場,青坨農場、同興農場、黃河農場六分場。並兩次圈劃國有草原,總麵積達124.25萬畝。而軍馬場也隨之擴大,至70年代,軍馬場的馬、騾年存欄量7000餘匹,年出欄量700餘匹,曾一度是全軍第二大的軍馬場。1992年12月,經中央軍委批準,改為濟南軍區黃河三角洲生產基地,列編為正師級單位,機關位於東營市河口區孤島鎮。不過在80年代以後,軍馬生產開始壓縮。到1989年,己經完全停止了軍馬的生產。”

    趙立軍道:“程哥,你到是記得真清楚啊,我隻記得這裏曾經是一個養馬的基地,可記不得這麽多曆史資料。”

    程亞傑道:“因為我在部隊裏時,曾到濟南軍區生產基地去參觀過,因此對孤島農牧場的情況記得比較清楚。”

    秦錚用平板電腦打開了山東地圖,孤島農牧場的位置大體位於山東的北部,黃河入海口一帶地區。

    黃河在舊時空的1855年最後一次自然改道之後,就是從山東墾利縣匯入渤海,盡管後來因花園決堤,一度又南下奪淮入海,但在決口堵上以後,又複歸舊道,因此經過了一百餘年的衝擊沉澱,在山東墾利縣一帶形成黃河三角洲,雖然黃河三角洲形成的時間較短,未能向長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那樣形成大麵積的平原地區,但山東墾利縣一帶仍然呈現出平原地形,加上水量充沛,確實是一個建立牧農場的合適地區。

    秦錚道:“目前我們在山東地區的勢力範圍是威海和膠州灣一帶地區,離墾利縣、東營市都比較遠,在短時間內,不大可能在墾利縣、東營市地區擴展我們的勢力範圍,不過這件事情我記下了,等我們的勢力擴展到了墾利縣、東營市一帶地區以後,一定會考慮在這裏修建養馬牧場的。”

    程亞傑道:“其實我到是知道有一個地方,就我們目前來,要比墾利縣、東營市更適合建馬場。”

    秦錚道:“哦,還有地方嗎?在那裏?”

    程亞傑道:“就是養馬島。”

    他這一,趙立軍立刻道:“我知道,我知道,我還去過養馬島旅遊呢!”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