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三二一章 騎軍〔五〕(2/3)

作者:木林森444字數:6988更新時間:2018-12-26 11:28:50

    就在騎兵們的半信半疑之中,開始進行戰馬的分配。在此之前,騎兵連的士兵沒有固定的戰馬,每次訓練時由個人自行挑選,來得早的自然可以挑一匹好馬騎,而來晚了,隻能從挑剩下的;訓練完了以後就不管了,因此在訓練中也不會愛惜馬力。

    程亞傑、趙立軍首先從現有的146匹馬中挑選出了112匹身體狀態較好的馬來,並且給每匹馬都進行編號,在馬勃子上係上一根布條,上麵寫上馬的編號;然後將號碼都寫在一張紙條上,把紙條折好,放在一個大盒孑,毎名戰士從盒孑裏拿出一個紙條,裏麵寫著是多少號就是那一匹馬,全憑運氣,聽由命。

    當然,在選馬之前,程亞傑、趙立軍給自己先各自選了一匹馬,因此他們兩人不用參加抽號,當然兩人做為目前騎軍的最高指揮官,為自己謀這些許私利,也在合理的範圍之內,士兵們也沒有什麽異議。

    程亞傑、趙立軍要

    先把自己的戰馬選出來,也是因為這一批戰馬的整體素質確實不怎麽樣,其實這一批戰馬中到是真有一些優良馬種,畢竟各國都從本國運來了一些戰馬,如英**隊帶來了本國的夏爾馬和阿拉伯馬、法**隊帶來的是阿爾登馬和安達盧西亞馬、美**隊帶來的是阿帕盧莎馬、誇特馬、俄軍使用的是河頓馬、三河馬,德軍帶來的漢諾威馬,隻有這個時代的日本還沒有培育出本國的馬種,使用的主要還是蒙古馬。

    隻是這些各國的戰馬數量都不多,一般隻帶來了十幾匹,隻供少數的軍官乘騎,畢竟遠隔重洋將戰馬送到遠東來,既然是以這個時代的技術條件,也是一件相當困難的事情,死亡率很大,因此各**隊使用的戰馬還是以遠東殖民地的馬匹為主,還有相當一部份是到了中國以後,就地征集或購買的馬匹,當然這些馬匹主要是用來拉東、馱運,而不是供士兵乘騎,遠東地區的馬匹就是以蒙古馬為主。

    而各國的軍隊基本都是步軍。隻有俄軍中才裝備了一支本國騎軍,畢竟隻有俄國才與中國有領地相接,因此才能運來大量本國的河頓馬、三河馬,因此被人民軍繳獲的戰馬中,這些各國的優良戰馬數量並不多,隻有大約40匹左右,其中俄國的河頓馬、三合馬又占了近一半,約有20餘匹,其餘基本都是蒙古馬。

    當然蒙古馬也並不是不優秀,在十世紀時,蒙古騎軍就是騎乘蒙古馬,橫掃歐亞大陸,建立起龐大而輝煌一時的蒙古帝國,而且在舊時空裏,解放軍的騎軍配備的戰馬也就是蒙古馬。

    不過蒙古馬的體格不大,平均體高在1.3米左右,身軀粗壯,四肢堅實有力,體質粗糙結實,奔跑速度也不快, 但耐力極強,而且吃苦耐勞,不畏寒冷,能適應極粗放的飼養管理,能夠在艱苦惡劣的條件下生存。適用於長途奔襲,大範圍的運動,蒙古騎軍能夠橫掃歐亞大陸,正把蒙古馬的這種優點與自己擅長騎射的能力相結合,而且發揮得淋漓盡致的結果。但蒙古馬並不適合短途突進作戰,畢竟和歐美馬種相比,蒙古馬在速度、力量方麵都不占優勢。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