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三三八章 李鴻章來訪(十五)(2/3)

作者:木林森444字數:6646更新時間:2018-12-26 11:28:52

    既然報紙的社會地位不高,那麽報館的記者想做正式的釆訪,難度可想而己知了,向李三傑這樣痛痛快快的接受釆訪,而且有問必答,每答還內容豐富,態度親和,是從未有過的事情,因此幾名記者都記下了厚厚的一大本釆訪記錄,大感這一次真是不虛此行,回去以後一定為大受雇主的讚揚,同時也對海外華饒好感大增。

    接待記者的時間用了兩個多時,李三傑一口氣回答了二十餘個問題,才宣布結束,而記者們還仍然意猶未盡,最後李三傑將穿越者簡介的冊子送給每個報社一本,同時還承諾,在上海談判期間,穿越者還將舉行一個新聞發布會,將邀請上海所有的著名報紙參加,記者們這才滿意的結束了這次專訪。

    當然,這些活動李鴻章都沒有參與,而是向穿越者提出,希望穿越者能夠安排自已參觀更多的地方,目地是想多走多看,好更了解這夥海外華人。

    而穿越者對此也沒有拒絕,在當上午,秦錚陪同李鴻章一行人參觀了印刷廠、木工廠,這兩個工廠都是穿越者在津購買下來,並且進行了改造的工廠,現在都引入了一批機器,不過這兩個工廠的規模都不大,印刷廠的員工隻有155人,而木工廠的人數多一些,也隻有287人。而秦錚對李鴻章的解釋是,開辦這些工廠,不能急功近利,貪大求全,而是要權衡好投入與收益的平衡,因此在一開始的時候不宜盲目擴大生產,而應以積累經驗和培養技術工人為主,等條件成熟之後,再逐步擴大生產規模。

    李鴻章聽了,也不禁感歎不己,“急功近利,貪大求全” 正是洋務運動的失誤之一,洋務派開辦企業,從來不管投入和收益的平衡,也不管主觀客觀條件是否有利,而是一拍腦門就立刻開幹,並不惜工本,一味的求大求全,結果有些工廠組建到一半才發現原來的設計問題多多,不是追加投入進行改造就是半途而廢,有的企業雖然建立,但不是缺少原料,就是沒有工人,結果又隻能一個一個的解決,不僅導至工廠建成之後不能投產,而且成本倍增。

    因此像海外華人這樣,穩紮穩打,從做起,逐步擴大,才是正途。這也是李鴻章辦了30餘年的洋務才總結出來的經驗教訓。

    到了下午,秦錚又帶著李鴻章一行人換便衣出行,先到津舊城裏轉了一圈,然後又出城到一個建好的新農村去參觀。

    而看到的景像,也讓李鴻章一行人大感意外,首先是發現津城裏大變樣,原來凸凹不平的街道都被填平壓實,而且街道上打掃得十分幹淨,而且屋角邊的雜草也都被清除,幾乎看不到雜物垃圾,也不見有人敢亂扔垃圾,更不要是隨地方便了,除了街道狹窄,這是津的城市格局,沒法改變,單看街道的景像,和租界基本差不多。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