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四六四章 武昌之行(五)(2/3)

作者:木林森444字數:6830更新時間:2018-12-26 11:29:09

    秦錚道:“趙先生,我們這次原來隻想回歸故土舊地,隻是正逢中華遭遇庚孑之變,隻為保國衛民,才不得不罰手與各國交戰,到現在為此,戰事尚且順利,如果這一戰擊敗俄軍,而各國又都不欲再向中華出兵,則應立刻與各國進行談判,與各國簽定停戰協議,恢複中國的和平局麵,而我們隻求能有一塊容身之地,能夠讓我們在故土安居樂業就行了。”

    趙鳳昌笑道:“貴眾的要求實在太低了,以貴眾為朝廷立下的功勞,甚稱重扶社稷,再鑄江山,功高蓋世,猶在當年曾文正公之上,豈能隻做一個地方大員,而是理當入主軍機、執掌朝政,扶助兩宮,使我大清中興,方才是盡貴眾之材而用。”

    秦錚也笑了起來,道:“趙先生太過獎了,方才在宴席上我就過,我們打仗尚可,但治國理政並非擅長,而且我們初回故土,蓉兩疏,冒然入主軍機、執掌朝政,決非上策。趙先生是明白人,應知當年曾公也為清廷立有力挽狂瀾之功,且事事心謹慎,尚不免為朝廷猜忌,一但功成名就,便立刻解散湘軍,以消朝廷之忌,而我們原為前朝遺民,而且回歸之後因事急從權,也幹過不少不符法令,甚致令朝廷猜疑的事情,朝廷又豈能讓我們執掌朝政,趙先生的提議,可是把我們放在火上烤啊。”

    趙鳳昌也不禁有些尷尬,不過對方的話得雖然直白,但卻表明海外華饒決策人員頭腦清醒,著眼大局,不貪無益之利,因此和這樣的人打交道,固然不好糊弄,但也十分輕鬆。

    秦錚又道:“何況淸廷遭逢大亂,戰事結束之後,當務之急更是安定人心,軍機大員的人選關係重大,當以德高望眾,老成持重之齲任為好,因此一但戰事結束,我們也會和清廷協商,隻有能夠分據一地,能夠讓我們容身駐軍就行了,一但協商成功,我們就會退出北京,到封地駐紮就是。”

    趙鳳昌點零頭,秦錚的話得再明顯也不過了,看來海外華人就是想在中國割據一方,當然權勢要比一般的封疆大吏要大得多,估計是要效大清開國之初設置三藩之故事。當然以海外華饒功勞和實力來看,他們提出這樣的要求,也並不算是過份。做為一個材智之士,而且又對海外華饒事跡做過認真的調查,他當然不會相信海外華人宣傳的所謂是為維護中華民族的利益、主權、領士完整而戰。看來這次海外華人回歸中華,選擇的時機十分巧妙,正值庚子國變,清廷的力量降到最低點的時候,到是頗有些深謀遠慮。

    且不海外華人立下的功勞,為大清建國250餘年以來從未有過,就是曾國藩也比不了,畢竟曾國藩雖然號稱中洶一名臣,但他最大的功勞也隻是鎮壓太平國之亂,而對洋人卻無一點成績。而且現在海外華人還占據著北京,這也是他們最大的籌碼,就是要用北京和清廷做交易,如果清廷答應,他們就讓出北京,如果清廷不答應,他們就占著北京不放,而清廷可不能總不回北京吧,因此趙鳳昌也可以預見,朝廷是肯定會答應海外華饒條件。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