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五七五章 力排眾議(2/2)

作者:木林森444字數:5044更新時間:2018-12-26 11:29:24

    而想要修複和海外華饒關糸,甚致想和海外華人建立良好的交情,隻靠李鴻章的周旋是不夠的,還需要袁世凱自己親自出麵。那麽這次袁世凱堅持要自己單獨出發,從濟南去青島,就是向海外華人表示出自己希望和他們交好的成意。

    另外,根據收集的資料,袁世凱對海外華饒行事作風也有所了解,知道他們做事極為嚴謹務實,而且在目前來,還希望和朝廷保持表麵上良好的關係,而自己畢竟是朝廷的地方大員,因此海外華人要加害自己的可能性並不大。而且袁世凱畢竟是在戰場上的槍林彈雨中過來的人,這一點膽魄還是有的。何況袁世凱也準備好了幾份大禮,送給海外華人,相信能夠打動海外華人。

    眾幕僚見袁世凱的心意己決,也就不好再勸了,隻是紛紛要求隨袁世凱一起去青島,一方麵眾人也都確實想去見識一下海外華饒氣像;而另一方麵,這也是力爭在袁世凱麵前爭取好印像的機會,這個時候袁世凱的幕僚還並不多,隻有20餘人,但也是分三六九等的,袁世凱最信任的是徐世昌、趙秉鈞、王士珍、段祺瑞、馮國璋等人,這幾個人追隨袁世凱的時間較長,都是跟著袁世凱從站練兵時就開始幹起,而且各有材幹,因此才最得袁世凱的重用。

    而其他的幕僚自然也都想要擠身進入袁世凱的心腹圈子,現在就是一個大好機會,因為這次袁世凱去山東畢竟是有些冒險,因此隨袁世凱去青島也就是和袁世凱一同冒險,將來必然會得到袁世凱的信任。

    袁世凱最終決定,在自己離開濟南期間,巡撫衙門的事務由徐世昌接管;而北洋新軍則是由王士珍代理負責,這也是袁世凱的慣例,早在站練兵的時候,徐世昌、王士珍兩人就代理過袁世凱的職責。而隨行人員中,在武將方麵,由段祺瑞統領一個營,段芝貴統領兩個騎軍隊,曹錕統領一個親衛隊,共計約餘人,雖然幕僚們勸過袁世凱,讓他多帶一些軍人,以防不測,至少也要帶兩個陸軍營一個騎軍營才行,但袁世凱用一句“多帶無益” 就輕鬆帶過去了。因為袁世凱十分[楚,如果海外華人真要對自己下手,帶多少軍隊都沒有用,因此不如做得大方一點,隻用帶去足夠防範沿途土妨賊的軍隊就夠了,也向海外華人顯似一下自己的膽略氣魄。雖然自己確實是服輸了,但這是實力不濟,也不能教海外華人看了自己。

    而文官方麵,袁世凱帶上了三個人,由唐紹儀擔任自己的首席文案,另外兩人分別是蔡紹基和梁如浩。

    這三個人有一個共同的特點,都是廣東香山縣(今廣東中山市)人,並且是同治十二年(1874年)清廷第三批赴美留學的幼童成員,其中唐紹儀在美國就讀的是哥倫比亞大學,梁如浩就讀的是斯蒂芬工學院,蔡紹基就讀的是耶魯大學。盡管這一次留學因種種原因,三人和其他幼童均未完成學業,提前歸國,但三人因為精通外語又懂西法且擅長交涉辦事,因此在初歸國時,均以翻譯的身份,從事外交方麵的工作,在光緒九年(1883年),任中國德籍顧問穆麟德的隨員,赴朝鮮籌設海

本章已閱讀完畢(請點擊下一章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