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五七九章 袁世凱來訪〔三〕(1/3)

作者:木林森444字數:6764更新時間:2018-12-26 11:29:25

    袁世凱對地方治理的經驗不多,但對唐紹儀、蔡紹基的那些什麽“三權分立”、“司法獨立”、“私有財產神聖不可侵犯”的理論也不大感興趣,平時談到這些話題時也是興致索然,不過這時心裏隱隱覺得兩人海外華人是“其興也忽焉,而其亡也勃焉”,未免有些太武斷了。

    海外華人發布的【土地改革製度大綱】和太平國的【朝田畝製度】,袁世凱都看過,裏麵的內容確實有一些相似之處,比如都主張將田土收為國有,然後再進行分配,達到“耕者有其田”的目地,但其中也有很大的不同,雖然袁世凱也不出到底是怎麽個不同法,但本能的感覺到太平國的【朝田畝製度】基本就是一紙空文,根本不可能做到,當然在【朝田畝製度】裏,得十分含糊,許多製度根本就沒有可行性。

    如主張【朝田畝製度】中主張“土地按每年產量的多少,分為上、症下三級九等,然後好田壞田互相搭配,好壞各一半,按人口平均分配。”,但土地的好壞,到底是一個什麽標準,由誰來劃定。而且“田產按人口平均分配”,這個人口到底是指什麽人口,是全國人口,一省人口,還是一個州縣的人口。雖然袁世凱對地方治理的經驗不多,但也知道中國地大物博,但每一地的情況都不一樣,一般來,南方土地的產量要比北方高,北方的好田到了南方也許隻能算中田,而且在人口大體相同的情況下,有的省份可耕種的土地多,而有的省份少,如兩湖省,四川就是耕地大省,而福建、江西的可耕土地就要少得多,因此這種絕對平均的土地分配方式是根本不可能實現。

    【朝田畝製度】主張的分配方式是“下人人不受私,物物歸上主”,也就是每戶留足口糧,其餘歸聖庫,而各家遇有婚喪嫁娶和生育等事,按規定費用到“聖庫”領取,達到“下大家處處平勻,人人飽暖矣”,這話起來似乎沒有問題,但袁世凱清楚,這也是做不到的,雖然袁世凱不懂“絕對平均主義”、“空想社會主義”這些概念,但也知道人心均貪私利,在解決了獲得溫飽之後,進而就是希望多分多得,多置私產,何況這一個“足”,一個“餘”,其中伸縮性是很大的,也是漏洞百出的。真正實施起來,肯定會有多產少報、瞞產、匿留、私分等情況發生。這絕不是靠嚴查厲稽能夠解決的。

    而事實上太平國成立之後,隻在局部地區真正實施過【朝田畝製度】,而在大部份地區仍然是實行比較切合實際的“照舊交糧納稅”的辦法。

    但海外華人發布的【土地改革製度大綱】在這些細節方麵就要明顯合理得多,首先是明確分地是以村莊為單位,而在分配製度上,隻要交足了規的糧稅,其餘就歸農民私有,僅從這兩點看,【土地改革製度大綱】確實要高明得多,當然袁世凱也不是沒有找出【土地改革製度大綱】的問題,袁世凱認為最大的問題就是禁止土地賣買。但總體來看,【土地改革製度大綱】要明顯比【朝田畝製度】可行性就要大得多。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