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八十八章 青州之亂〔一〕(2/3)

作者:木林森444字數:6798更新時間:2018-12-26 11:29:41

    從兩處駐防軍的職務、人數也能看出區別來,德州八旗駐軍的最高官員是城守尉,正三品,駐軍人數553人;而青州八旗駐軍的最高官員是副都統,正二品,駐軍人數1830人,其中的差別是相當大的。

    地方八旗駐軍是帶家屬奴仆的,有專門的滿城居住,按清廷製度,旗人專事從軍作戰,並按月發放月餉季米,出征時還另有行糧,這也就是所謂的“鐵杆莊稼”。不準擅自離城,不準經營工商業,不準與外族通婚。青州八旗駐軍設立時,軍民家屬熱約餘人,經過了上百年的繁衍生息,現在己經超過了10萬,編製擴大到3000餘人,但實際隻有1000餘人。

    雖然在太平國之後,漢族士大夫階層崛起,滿族在中國,由其是在地方上的權力逐漸失勢,但現在畢竟還是清廷統治,因此滿人在各地依然還有不的權勢。而且盡管有不少八旗子弟荒廢了學業家產,但畢競是250餘年的積累,仍然出現了一批地方權貴,再加上又有政治特權,因此滿人在地方上,由其是在駐軍地的一帶地區,仍然是一股不可忽視的勢力。而隻要是地方上的滿人不鬧大的事情,不幹涉地方官員施政,地方官員一般也不會去管滿饒事情,在絕大多數地方,雙方都達成一種微妙而默契的平默。

    而且雖然這時八旗軍己經腐化墮落,但也有少數例外,青州八旗駐軍就是一個例外,因為山東地區自古民風悍勇,甴其以青州一帶居民猶為凶悍,三國時期,曹操從青州黃巾軍中選拔身強體健者,編成青州軍,為自己東征西戰,開疆擴土,最終統一北方,成就一番大業。從那時起,青州軍的凶悍之名就傳開了,因此青州八旗駐軍多少也受到一些影響,到清末的時候,成為八旗軍中為數不少的還保持著一些血性的軍隊。

    在第一次鴉片戰爭期間,清廷從青州駐軍中調軍400餘人,調防鎮江,與進攻的英軍展開激戰,雖然幾經血戰,最終力不能支,失守鎮江,但這次戰鬥中,青州兵陣亡65人,重傷70餘人,另外還有輕傷和失蹤百餘人。而英軍也陣亡37人,傷127人,還有3人失蹤,這是鴉片戰爭以來英軍損失較大的一次。而在戰後英軍也承認,如果在中國都遭到同樣的抵抗,我們絕對到不了南京。次年,鎮江人民為了紀念死難將士,在鎮江城西門建《青州駐防忠烈祠》,立《忠烈碑》。

    隨後青州旗兵多次擔負作戰任務,既鎮壓過太平軍、撚軍等農民起義,雖然不及湘軍、淮軍那麽戰功顯赫,但總算是一支還能戰的八旗軍。因此在清廷編練新軍的同時,也不忘了這支八旗駐軍,給他們更換了武器裝配,算是頗為厚望。袁世凱主政山東的時間,鎮壓山東地區的義和團,青州旗兵也出力甚多。

    現任的青州駐防副都統叫文瑞,姓鈕祜祿氏,滿洲鑲紅旗人,世襲男爵。這個人雖然滿人,但思想到並不守舊,雖然旗人享受著清廷的優厚條件,但清朝中後期以來,旗饒生計已經日益嚴峻起。因為人口日益繁衍,而又不能從事工農商賈。再加上八旗子弟腐化墮落,當兵也不容易,一家數代當不上兵或吃不上錢糧的,也極為普遍。何況就算當上兵,所得的糧餉也未必能養活一大家子人口,而且糧餉還在不斷打折,因此雖然有一部份滿人積攢了一些家業,但大多數滿饒生活還是十分困苦,當然和漢人比起來,還算是要好些。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