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一四六章 徳國之行(三)(2/3)

作者:木林森444字數:6822更新時間:2018-12-26 11:29:50

    最後張威還承諾,如果德國方麵選擇第二個方案,可以完全免除德國的設計費。

    聽完了張威等饒介紹之後,提爾皮茨對這兩個方案都很滿意,由其是對穿越者提出的“一體兩型”的設計方式,猶為讚同,其實在這個時代,己經有類似的設計思路,最典型的還是意大利的加裏波地級裝甲巡洋艦,這型裝甲巡洋艦的基本型是7300噸,主炮為一門254毫米炮,2門203毫米炮;副炮為14門152毫米炮,這是意大利海軍的自用型。

    但基於同一艦體,這型裝甲巡洋艦一共衍生出4種不同型號,其中出售給阿根廷海軍的就有兩型,一種是最筒化版的6850噸,一門254毫米主炮,10門152毫米副炮;以及最高配置的8100噸,4門203毫米主炮,14門152毫米副炮;還有一型是在後來日俄戰爭之前買給日本的7700噸,主炮為一門254毫米,2門203毫米;副炮為14門152毫米。

    不過這畢竟是基於中型裝甲巡洋艦的艦體,而這個時代的主力艦技術正處在變革當中,基本是5年一變,10年一大變,因此在主力艦上使用這樣通用的艦體是很難做到的,隻有像英國這樣領導海軍技術的發展,而且又有足夠經濟實力的國家,才能將一型開創新潮流的新艦一次性建造8-10艘,以均攤成本費用,如開創全鋼質戰列艦先河的君權級戰列艦就建造了8艘;還有使用新型305毫米口徑主炮的威嚴級戰列艦建造了9艘,而首先引入二級主炮概念的愛徳華七世級戰列艦也將計劃建造8艘。另外還有一些用於試驗新技術,由於特殊原因建造的戰列艦則隻建2-3艘。

    其實德國的造艦經驗雖然不足,但也很注意同一型號的軍艦建造數量,基本每一種型號的戰列艦都會建造5艘,不僅可以保證有一定的數量以分攤費用,而且還可以用同一型號的戰列艦組成一個艦隊作戰,降低後勤壓力,從這個角度來,同一型號的戰列艦建造數量要比英國更為合理一些。

    但不同的艦種使用同一艦體,提爾皮茨還是第一次聽到,不過從海外華人剛才的解看,這樣的設計也確實有一定的合理性,因為這次海外華人要在徳國建造這型裝甲巡洋艦,因此無論德國選擇那一種方案,都可以因增加數量而分攤成本,這當然是對德國有利的。

    當然,盡管提爾皮茨是德國海軍的掌門人,但也不能輕易的拍扳決定選用那一個方案,這還需要交由德國海軍的技術人員協商評估之後才能做出決定來,因此還要再等幾再。張威也表示了理解,好在是自己在德國還要再停留一段時間,因此也可以等徳國海軍進行充份的評估。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