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一五六章 對日談判(上)(2/3)

作者:木林森444字數:6748更新時間:2018-12-26 11:29:51

    另外華東政府也不是隻重視對外貿易而忽視內部的貿易,相反由於外部貿易的發展,極大的帶動了山東的內部貿易的發展,加上華東政府推出了大量扶持,保護商業的政策法規,使山東的商品經濟以極快的速度發展,並且取消了各地方的關卡、緾金等,雖然收取的稅金減少,但納稅的基數卻是成倍的增加,另外華東政府還嚴格整頓了納稅的製度,以前雖然收稅很高,但大部份稅收實際是落入了收稅的官吏口袋裏,真正交到官府的,最多隻有三成。因此盡管華東政府收取的商稅數額下降,但納稅的基數擴大,而且收到的稅金基本全額入庫,實際征收到的商業稅自然遠遠高於清廷的時代。

    而且華東政府肯定還將會進一步大力的發展商業和對外貿易,並且還將大邊的引入國內外投資,因此在關稅和商業稅方麵,還有極大的增漲空間,也是未來華東政府的經濟發展、提增財政收入的主要來源之一。

    第三個因素實際和第二個因素是息息相關的,就是一批近代工廠的建立,不僅促進了華東政府的經濟發展,同時也擴大了納稅的基數,現在華東政府中由政府投資成立的大工廠共計有66家,其中員工人數超過1000饒大型工廠企業有9家,而在華東政府的帶動下,由本土人投資的工廠有104家,盡管本土人投資的工廠基本都是50人以下的型工廠,甚至是人數在20人以下的微型工廠占了近一半,但這畢竟是一個好現像。

    不過還存在著諸多的問題,首先是政府投資的工廠占了絕大多數,而私人經營的工廠比例太,根據舊時空的經驗,這當然不是一個好現像;其次是雖然有不少穿越者投身個人創業,但基本都是投入服務業,還沒有人投資製造業;而本土人投資的製造業工廠不僅規模不大,而且普通效率不高,基本還是手工生產,極少使用機器,這主要是由於目前的本土人投資,基本還是一些個體手工業者,他們見現在市場繁榮,自己又有一技之長,於是招集幾個人就開個工廠。但投資有限,而且個體手工業者的目光有限,對先進技術的了解也不多,因此也限製了他們開辦的工廠的發展。

    工礦企業也是未來華東政府發展的另一個火車頭之一,因此為了讓製造業得到更好更快的發展,華東政府在未來的工作用,需要用政策來加以引導,首先是吸引穿越者向製造業方麵投資;其次是對中工廠,由其是微工廠的投資者要加以培訓教育,將他們由傳統的手工業者轉變成為現代的企業管理者,並且積極吸引本土饒有錢人投資到製造業中來;最後就是要努力吸引外來的資金投資,當然這些方麵,有的己經開始實施,而有的也在討論相應的細節問題。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