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三一八章 海參崴 一(2/3)

作者:木林森444字數:7462更新時間:2018-12-26 11:30:15

    在距離海參崴大約50公裏的地方,海中的浮冰己十分密集,因此航速降到6、7節,而艦隊就在這一帶海域漂浮,並放出無人機,在高空對海參崴進行掃描拍照,然後將掃描的數據傳到軍艦,生成三維地形圖。

    海參崴位於穆拉維約夫-阿穆爾半島的南端,大體呈東北至西南走向,濱臨日本海。在半島的東、南、西三個方向都是海灣,東瀕烏蘇裏灣、西靠阿穆爾灣,而南為大金角灣,並且隔著東博斯普魯斯海峽,與俄羅斯島(勒富島)相望,外部是泵大帝灣。

    海參崮港口位於大金角灣內,長約7千米。入口處灣寬約2千米,水深20~30米,灣內寬度不足1千米,水深10~20米。海灣四周為低山、丘陵環抱,形勢險要,而南端還有俄羅斯島為屏障,如果不是每年有三個月的冰凍期的話,可以做為港口的地勢是十分優越的。

    不過對於俄國來,海參崴是遠東地區唯一的出海口,盡管海參崴以北的沿海地區現在都已是俄國的領土,但一來是海域條件難以找到海參崴這樣優良的地方,而且越是向北,每年的冰封期就越長,因此海參崴可以是俄國在遠東地區的橋頭堡,它的俄語名字:符拉迪沃斯托磕意思就是“征服東方”。

    而且由於海參崴距離俄國的本土遙遠,因此為了保護這個遠東地區重要城市,俄國很早就在海參崴修建防禦工事,在1877年,東西伯利亞軍區工程兵司令P?F?溫特伯格上校就為海參崴設計了防禦工事,一年後,最初的海岸防禦工程完成。

    此後俄國又不斷的強海參崮防禦,由其是1895年甲午戰爭之後,日本開始崛起,而俄國和法國結盟之後,歐洲方向的壓力稍稍減輕,俄國的注意力開始轉向遠東地區,對海參崮防禦就更為重視起來。時任作戰部長的庫羅巴特金上將製定了海參崴防線的總體方案,始於阿穆爾斯基灣,經過穆拉維約夫-阿穆爾斯基半島,最終到達烏蘇裏斯克(雙城子)。

    俄羅斯著名的工程專家、尼古拉工程兵學院的教授K?I?維利奇科上校則設計了海參崴要塞的陸地防禦工事方案,整個防禦由‘胸’牆和塹壕連接的一係列要塞防禦體係,在主要防禦線前2公裏為主要的築壘地域,包括1、2和3號眼鏡壘,4、5號多麵堡,1、2、3號突出堡以及陣地。並且又在俄羅斯島上建了修俄羅斯堡壘,在相鄰的薩佩尼半島修建了4號要塞,作為對海參崴要塞的支援。

    整個防禦體係確實是固若金湯,但由於這個時候日俄開始‘交’惡,俄國將大量的資源都投入到旅順,因唇現在為止,海參崮防禦工事並未完工,而且缺乏足夠數量的火炮,在不少炮台上還是裝配的老式退架炮。

    守衛海參崴要塞的兵力是東西伯利亞第8步兵旅,以及3個塞炮兵營。

    1904年2月22日日本聯合艦隊第二分艦隊在上村彥之丞海軍中將指揮下,突進烏蘇裏斯基灣,炮擊海參崴,岸防炮台開炮還擊,不過這是一次試探‘性’的進攻,‘交’戰的時間並不長,互相之間都並未給對方造成損傷,此後日本艦隊就沒有再進攻海參崴。主要是聯合艦隊的主要‘精’力都攻在進攻旅順港,分不出手來攻打海參崴,由其海參崴分艦隊遭到聯合艦隊的重創,無力再給日本的海上補濟線造成威脅之後,日本也就沒有進攻海參崮計劃。現在雖然日本攻下了旅順,但聯合艦隊又要全力備戰俄國的第二太平洋艦隊,也根本騰不出手來進攻海參崴。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