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三二零章 海參崴(三)(2/3)

作者:木林森444字數:6536更新時間:2018-12-26 11:30:16

    而艦炮要想擊敗岸防炮,就必須對要塞的位置、海拔高度有精確的數據資料,不能隻靠肉眼和光學儀器的瞄準,而需要人員進行現場的實地勘測,隻有這樣才能充份利用岸防炮不能移動這個最大的弱點。這也就是現在羅嶽等人正在做的事情。當然羅嶽等人勘測的也不僅僅是要塞的位置,還有登陸的地點,登陸之後要占據的要點等等。

    休息了半之後,人民軍在下午重新行動,開始對海參崴進行勘測偵察。海參崮範圍當然要比俄羅斯島大得多,眾人圍著海參崴轉了一圈,對海參崮要塞、堡壘、炮台也都進行了勘察,用去了三的時間。

    這時對海參崴、俄羅斯島的勘測任務基本己經完成了,羅嶽等人也可以返回昆明艦,回青島去了。但羅嶽認為,這個時候還不能返回,而是應該沿著阿穆爾半島北上,繼續勘測,一直到雙城子。

    雙城子位於海參崴以北約80公裏處,也是中國的舊有國土,是1860年的《中俄北京條約》連同海參崴一道,被割讓給俄國,俄語為名稱為烏蘇裏斯克。由於為地處錫霍特山脈、長白山脈、興凱湖之間,綏芬河、拉科夫加河、蘇普提加河的交匯處,現在己是俄國在遠東重要的交通樞紐城市,連接伯力和海參崴兩戰略要地;並且還是西伯利亞大鐵路和中東鐵路的東端交匯點。

    西伯利亞大鐵路的東方終點是海參崴,而眾所周知,現代中國的地圖形如雄雞,東北地區就是雞首位置,因此西伯利亞大鐵路到達赤塔之後,向北沿中俄邊境繞了一個大弧才到達海參崴,而中東鐵路是俄國作為西伯利亞大鐵路的補充修建,當然俄國修建中東鐵路儷目地是為了便於俄國對中國東地區的控製。

    中東鐵路大體呈“丁”字形,分北部幹線和南滿支線兩條線路,北部幹線為“丁”字的上橫,與西伯利亞大鐵路相通,西端由赤塔從西伯利亞大鐵路分離,連接滿洲裏進入中國境內,橫穿黑龍江、吉林兩省,至綏芬河出境,與雙城子相接,再次連上西伯利亞大鐵路,直到海參崴;南滿支線為“丁”字的下豎,由哈爾賓為起點,縱貫黑龍江、遼寧兩省,一直通到旅順,這一橫一豎兩條鐵路線,基本貫通了東北三省地區,而雙城子就是這兩條重要的鐵路上的一個關建要點。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