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三四一章 李鴻章之死(二)(2/3)

作者:木林森444字數:7046更新時間:2018-12-26 11:30:19

    7以後,李經方、李經述、李經邁、以及張佩綸、李經璹扶靈回鄉安葬,幾乎整個京師的官員都來相送,送行的隊伍排出20多公裏。李鴻章在北京的住宅改為他的祠堂。

    而等李鴻章的靈柩走了以後,在朝中的一場明爭暗鬥也立刻展開,現在李鴻章是軍機大臣,名副其實的李中堂,而李鴻章死了,就空出了一個軍機的缺額,當然軍機大臣的數量本來是不固定的,多一個少一個都可以,但現在清政己經從庚子國變中恢複過來,而新政也搞了4年,因此慈禧也想對軍機處進行一次大的改組。這一來自然有許多人都生出爭取一下的想法。

    就在李鴻章的靈柩離開北京之後的第二,清廷正式下旨,公布了新的軍機處名單,軍機領班仍然是慶親王奕匡,其他人是張之洞、瞿鴻禨、醇親王載灃、世續、那桐、鹿傳霖、袁世凱。其中後4人都是第一次進入軍機處,整個軍機處換了一半的人,動靜不可謂不大。而對清廷的政局影響,更是深遠。

    現在的清廷政治局麵十分複雜,派係眾多,當然這也是慈禧刻意造成的局麵,而各政治派係中,勢力最大的是以慶親王和袁世凱為首的實權派。

    在庚子國變以後,袁世凱就在努力的拉隴自己和慶親王的關係,因為這時清廷由親王擔任軍機領班己成為慣列,而慶親王的資曆最老,並且又得慈禧的信任,因此袁世凱認為在未來相當長一段時間內,都會是由慶親王擔任軍機領班,而袁世凱要鞏固自己的權勢,自然要和慶親王交好。而慶親王又一向貪財,於是袁世凱投其所好,大筆大筆的銀子奉上,兩饒關係也迅速升溫,最終結成同盟。

    其實慶親王雖然一向給人以貪財平庸的印像,但也絕不是無能之輩,否則也不可能在清後期的政壇上經曆數十年不倒,並一步一步熬成軍機領班。慶親王當然知道,軍機領班這個位置是眾矢之的,畢竟大清的親王還有不少,不知有多少雙眼睛盯著自己,因此想要在這個位置上坐得長,坐得穩,除了繼續討好慈禧之外,還必須在朝中有得力的夥伴支持。而袁世凱就是一個合適的人選,加上袁世凱也會來事,送銀子毫不吝嗇,於是兩人一拍即和。慶親王掌控軍機大權,而袁世凱掌握著清廷最強的軍隊——北洋新軍,兩人一內一外,一文一武,結成了清廷最強的政治同盟。

    而對兩饒結盟,李鴻章也起到了一定的促成作用,雖然李鴻章並未加入兩饒同盟,但和兩饒私交都不錯,而且李鴻章認為這兩個人都是務實的人,現在的清廷最缺的就是這樣務實的人,慶親王的才能確實差零,但卻懂得不胡『亂』指揮,把事情交給會做的人,這就相當不錯了。因此李鴻章在明裏暗裏,對他們都給予一定的支持,當然慶親王和袁世凱也懂得投桃報李,對李鴻章的建議也都竭力支持,李鴻章能幾次阻止滿族權貴的激進提議,也有他們的一份力量在其鄭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