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四八七章 激烈博弈(一)(2/3)

作者:木林森444字數:6948更新時間:2018-12-26 11:30:40

    一個日本壤:“不,船長先生,我們不……”

    他的話還沒完,剛才上來的5個水手立刻就圍隴了過來,而船長,大副、二副的手也都按在腰間的手槍上。三個日本人見了,也知道動武沒有用,隻好表示服從船長的命令。

    亞瑟號是一艘排水量3600噸的海運貨船,載重約1400噸,滿載的最高航速為14節,共有船員32人,這次是受雇於日本政府,向朝鮮半島運送物資,船上裝載了步槍2萬支,子彈150萬發,火炮200門,炮彈3000發以及其他軍械物品等。

    日軍退守朝鮮半島之後,重新編整軍隊,恢複戰鬥力,而日本本土也想盡一切辦法,向朝鮮半島運送軍用物資。盡管人民軍控製了海權,但日本還是派出大量船隻利用夜間偷渡對馬海峽,向朝鮮半島運送物資。

    不過人民軍對海路的封鎖十分嚴密,而且至少有一艘現代軍艦在對馬海峽巡視,艦載對空對海掃描雷達的探測距離約為50公裏左右,是這個時代肉眼觀察的兩倍以上,而艦載直升機的觀測範圍更是達到了200公裏,白晚上基本沒什麽區別,因此人民軍的封鎖效率相當高,大部份貨船都被人民軍攔截下來。而能夠到過朝鮮半島的貨船,10艘裏麵最多隻有1艘。

    就這樣經過了1個月左右的運輸,日本總計損失了20餘萬噸的貨船,損失的物資更是達數萬噸之多,而成功到達朝鮮半島的貨船僅僅隻有4艘,物資累計約6、7000噸。而在加上此前的損失,日本貨船的總計損失近40萬噸,占日本貨船總噸位的4成左右。

    這樣大的消耗,日本也承受不起,由其是貨船的損失,使日本的航運己大受影響,而且人民軍在海上隻攔截日本商船,到並不攔截其他國家到朝鮮半島的貨船,因此在迫於無奈之下,日本隻好從英國太古航運公司租船,向朝鮮半島運送物資。

    太古航運公司雖然知道,為日本運送軍用物資是十分危險的事情,但貪圖豐厚的運費,而且自覺得自己是英國公司,華東政府也未必敢攔截自己的貨船。英國政府為了幫助日本,也向太古公司作了保證,一但遇到人民軍的軍艦攔截,貨船不要反抗向人民軍投降,英國政府會通過外交途徑,對船員進行營救。

    於是太古公司又在與日本政府簽定的合同中增加了“一但受到軍艦攔截,船長有權選擇投降,而贖回船員,輪船的費用,及造成的損失都由日本政府承擔”的條款。並且規定,隻運貨不運人,而且每艘貨船隻能有3名日本人隨行,並不得攜帶任何武器。這是吸取了高升號的教訓。

    當時高升號上的英國船長是主張向日本軍艦投降的,但船上運載的清軍官兵卻不願投降,並以武力脅迫船長,拒絕向日本軍艦投降,結果日本軍艦失去耐心,擊沉了高升號。因此太古公司幫日本運輸可以,但必須保留能隨時投降的權力和能力。另外為了避開人民軍海軍的巡邏,太古公司也在航線和時間上也進行了精心的安排,選擇黃昏時份從日本出發,利用夜色的掩護,橫穿對馬海峽,在第二拂曉時分到達朝鮮半島,這可以減少遭遇人民軍海軍的機率。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