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五零二章 清廷出兵(二)(2/3)

作者:木林森444字數:6602更新時間:2019-01-16 23:55:04

    袁世凱也當然清楚,清廷和華東政府是不能並存的,因此早晚會兵戒相見,而自己這樣做無疑是加大了清廷的內耗,對清廷不利,而且就算是自已爭到兵權,但將來清廷和華東政府開戰,那麽去對抗華東政府的責任就落到自己身上了,袁世凱還是有自知之明,知道自己決不是海外華饒對手。

    不過盡管現在爭奪兵權,對清廷對自己都是不利的,但袁世凱還是義無反鼓決定拚一把,原因在於袁世凱認為清廷和華東政府翻臉是以後的事情,也許是5年,也許是10年,自己還是先顧眼前的利益;另外袁世凱裏也頗有些不忿,這大清的江山又不是自己的,憑什麽要自已犧牲權益去維護,再者將來真和海外華人對上了,自己才不會為朝廷盡忠,而那時手裏有兵權,也是一份可以用來和海外華人交涉的資本。

    而得知朝廷有可能因為華東政府取得海參崴戰役的勝利,而取消進攻河南的計劃,袁世凱的心裏也十分著急,如果真的取消了這次作戰,自己能不能恢複兵權還不好,就算是恢複了也是隨時都有可能被再拿掉的,因此絕不能讓朝廷取消進攻河南的計劃,於是袁世凱思來想去,終於想出了一個辦法,就是上折反對出兵。袁世凱相信慈禧見了自己這份折子,一定會立刻決定出兵的。

    結果確實如袁世凱所料,折子遞上去之後,立刻就讓慈禧堅定了出兵的決心,卻不知道自已是被袁世凱擺了一道,這也是慈禧的年紀大了,頭腦有些反應不及,如果是在10年以前就會多想一想,以袁世凱的警慎,為什麽會上這樣一份冒失的折子。

    其實清廷這一次進攻河南,也確實是花了大本錢,因為鐵良和良弼兩人都是想借這一戰成名,並且徹底奪取袁世凱的兵權,自然也不敢大意,而清廷對兩人也是有求必應,全力的支持,可以上下齊心打這一仗。

    北洋六鎮出動了四個鎮,是第1-4鎮,對河南的進攻分為三路,由北洋第三鎮統領段祺瑞為左翼,率軍從保定進軍,由河北攻河南,同時也威脅山東,使山東方麵不能增援河南;由第四鎮統領吳鳳嶺為右翼,由洛陽出兵,進攻南陽,牽製人民軍的兵力;鐵良和良弼兩人親率第一、二鎮為中路,由太原出兵,從山西殺入河南,進攻開封府,三路人馬將齊頭並進,合力進擊。

    北洋軍“鎮”的編製相當於現代軍隊的“師”,每個鎮核定基本軍隊約1.2萬人,不過每個鎮的俱編製不同,加上後勤人員,共計約在1.5-2萬之間,另外每路至少還配有不少於1萬的地方軍隊作為鋪助,因此這三路軍隊的總計兵力約為10萬人。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