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五七三章 談判(一)(2/3)

作者:木林森444字數:6726更新時間:2019-03-26 00:44:37

    這兩次兵棋推演均是以華東『政府』的失敗而告終,而英法日俄聯軍能夠取勝,主要是兩點,一是英法聯合艦隊的優勢,美國軍方認為英法聯合艦隊對比人民軍海軍有絕對的優勢,既使是華東『政府』采取避戰退守的戰術,也是明顯陷入下風,僅僅隻能保證自己的海運線,無力對日軍的海運造成較大的威脅;二是駐守沈陽的30萬俄軍,盡管在兵棋推演時,這支俄軍被困在沈陽的時間超過了7個月,但美國軍方認為這支俄軍還是有相當的戰鬥力,在有外來支援的情況下,仍然可以給華東『政府』造成較大的威脅。

    當然,僅僅是這兩次兵棋推演,並不足以確定華東『政府』就是必敗無疑,美國軍方計劃至少要進行5次兵棋推演才能夠得出較為準確的結果。畢竟英法參戰之後,戰場的局勢變得異常的複雜,變數太多,每一個變化都有可能影響最後的結果,比如一但談判破裂,華東『政府』很有可能會在英法聯合艦隊到達遠東之前,首先攻破沈陽,殲滅駐守沈陽的俄軍,消除這個隱患,這樣最後的結果,由其是第二次兵棋推演就會出現很大的不同,不過這本來是美國軍方計劃的第3次兵棋推演的前提條件。

    另外還有一個較大的外部因素就是清廷的態度,雖然清廷的軍事實力並不強,但畢競是世界各國承認的合法『政府』,在中國仍然具有較大的影響力,因此如果清廷也加入英法日俄聯軍,將會對華東『政府』造成重大的威脅。不過清廷並不是一個強硬『政府』,在戰局未明朗之前,未必敢輕易參戰。但英法兩國肯定會盡力對清廷施加影響,服清廷在戰爭開始時就加入英法日俄聯軍參戰。而這樣一來,其中的變數就相當大了。美國軍方計劃的第4、5次兵棋推演,就是以清廷參戰為前提條件的。

    不過羅斯福給軍方的時間太少,隻完成了兩次兵棋推演,得出的結論參考價值並不大,但美國軍方也給出了影響這場戰爭最主要的三個因素:1是英法聯合艦隊的實力,2是駐守沈陽的30萬俄軍,3是清廷的態度。

    雖然這份報告並沒有給出較為明確的結論,但羅斯福己經相當滿意了,畢竟自已給軍方的時間就那麽多,而且兵棋推演的結果隻能做為參考,並不一定就是最終的結果,否則以後就別打仗,直接玩兵棋推演的行了。不過從這份報告來看,羅斯福至少可以得出結論,既使英法兩國參戰,華東『政府』也不是完全沒有機會的,隻要戰術得當,也不是沒有周旋的本錢。而這麽看來,在戰爭的結果沒有明確之前,美國並不宜站隊,那麽在隨後的談判中,美國還是應該保持中立的立場,不能明顯偏坦某一方。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