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五八五章 隔空交手(一)(2/3)

作者:木林森444字數:6492更新時間:2019-07-17 23:37:32

    原來在英法兩國宣布參戰以後,就在清廷內部造成了巨大的轟動。在對華東政府河湖根據地的圍剿戰鬥失利之後,以滿族新貴為代表的主戰派本以受到了沉重的打擊,而這時似乎看到了希望,又開始蠢蠢欲動起來,有一些中下級官員向清廷上書,建議清廷加入四國組成的**東政府聯盟,共同對抗華東政府,以試探朝廷的態度。

    清廷對此並不為所動,因為慈禧、光緒都清楚,洋人是靠不住的,現在海外華人就在臥榻之側,而英法日俄卻都是遠在千裏之外,清廷一但有親舉妄動,恐怕會立刻遭到滅頂之災,而還有幾名老成持重的軍機大臣,如慶親王、張之洞、袁世凱等也認為在戰事結果未明了之前,清廷決不能輕易的表態站隊。因此都沒有把這當一回事。

    但四國駐淸廷公使聯名向淸廷發出了邀請的外交公文之後,情況發生了變化,主張參戰的滿族新貴們頓時活躍了起來,一麵頻頻上書淸廷,要求清廷參戰;一麵是紛紛約見四國駐淸廷的外交人員,大談清廷應對四國進行支持,這不僅是為參戰造勢,同時也是挾洋以自重。而這時清廷也不能再輕視,因此責令袁世凱和四國公使協商,又命張之洞協助袁世凱。

    清廷對河湖根據地的征剿失敗以後,袁世凱卻成為最大的贏家,不僅官複原職,並且仍然兼任直隸總督、北洋大臣、練兵會辦大臣,還又擔任了總理府衙門大臣,並且在軍機處的排位也僅次於慶親王和張之洞,列在第三位,如果隻以官職來看,己經超過簾年的李鴻章,畢竟當年李鴻章可不是軍機大臣,因此這樣的差事自然是落到袁世凱的頭上。

    而接到了朝廷的命令之後,袁世凱也不禁頭大如鬥,因為這可不是一件好辦的事情。其實在此之前,英、法兩國的公使都在私下和袁世凱見過麵,積極勸袁世凱出頭影響清廷,加入四國組成的**東政府聯盟,並且也許給袁世凱不少的好處。

    袁世凱十分清楚,這灘子渾水可不是好過趟,如果自己答應英法兩國的要求,必然就會得罪華東政府,但這一頭卻是洋人,還是四國一體的洋人,這兩邊可都不是袁世凱能夠得罪的主,因此對英法兩國的要求,袁世凱也隻能顧左右而言他,希望混過去。但現在清廷下旨了,袁世凱也混不過去了,也隻能硬著頭皮,和張之洞一起,接見了英法日俄四國的公使。

    不過在接見四國公使之前,袁世凱先和張之洞進行協商,確定了和四國公使會談的基調。兩人都認為在局勢沒有明朗之前,清廷最好還是保持中立,不要輕易站隊,畢竟風險太大,兩邊即是清廷惹不起的,因此萬一站錯了隊可就是滅頂之災。 當然,如果清廷這次一定要選邊站隊,那麽兩人也不能做決定,決不能替清廷背著這個鍋。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