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六八六章 結束戰爭(七)(2/3)

作者:木林森444字數:6414更新時間:2019-08-21 23:37:10

    夏博海的觀點也得到了大多數饒支持,因此應對美國調停的建議決策,就這決定下來。當然華東政府不能直接拒絕美國的調停建議,於是提出了自己接受調停的條件:1是英法兩國必須承認成立遠東遠征軍,參與遠東戰爭的錯識,並為此付全部責任;2是英法兩國必須對華東政府作出合理賠償,而且賠償形式不限;3是英法兩國必須解散英日同盟、法俄同盟,並保證不建立針對華東政府的同盟。隻有英法兩國接受這3個條件的基礎上,華東政府才能接受美國的調停,和英法兩國進行和平談牛

    而羅斯福收到了華東政府的調停條件之後,也不由得苦笑了一聲,這不明擺著就是拒絕流停嗎?看來華東政府真的是要選擇擴張的道路,而美國也確實需要早些做好和華東政府竟爭的準備了。

    等美國將華東政府的回複轉交給英法兩國之後,兩國都大失所望,同時也沒有想到華東政府的態度會如此強硬,但問題是國內的壓力令兩國政府都有些承受不住,必須要盡快迫使華東政府妥協才行,現在隻能牢牢抓住華東政府的物資供應緊張這個唯一的弱點。

    於是英法兩國在協商之後決定冒險一招,宣布對華東政府實施貿易禁令,並要求其他國家也中止和華東政府的貿易來往,同時下令在中國的英法兩國商人盡力給華東政府的國內貿易製造障礙。

    其實這一招確實是對準了華東政府的軟肋,雖然華東政府的物資供應主要是靠國內,但也有相當一部份是靠國外引入,由其是與軍事有關的設備、零配件等,而且一但國內的物資供應不足,華東政府也會尋求從國外補充,雖然這個禁令管不住美德這樣的大國,但對意奧比萄西這樣的中國家還是有一定的影響力;而英法兩國都是最早進入中國市場的帝國主義國家,經過了數十年的經營,兩國在中國的經濟中占有舉足輕重的地位,並形成了一個依附於英法兩國的買辦階層,一但兩國在中國的商人整合起來,確實是可以華東政府的國內貿易製造相當大的障礙。

    但這一舉動也有相當的風險,因為強令其他國家中止和華東政府的貿易來往,是很得罪饒事情,而且需要英法兩國用一部份利益與其交換;而兩國在中國的商人確實有十分強大的能量,但主要是集中在經濟領域,在安全領域的能力很弱,而現在英法兩國也不可能給這些商人提供安全,如果華東政府采取極端行動,對英法兩國在中國的經濟勢力,將是很沉重的打擊。畢竟在此之前,華東政府已經沒收了英法兩國在上海租界的所有資產,又封鎖了長江航道,這也導致了英法在兩國在長江流域的經濟實力大減,因此一但英法兩國的在華商人給華東政府製造貿易障礙,那麽華東政府是很有可能采取極端行動。

    而接下來雙方比拚的就是互相的承受能力,如果英法兩國能夠扛得住經濟損失,一直扛到華東政府的物資危機爆發,那麽華東政府就有很大的機率在談判中妥協,而反之英法兩國就隻能接受華東政府的條件。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