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十八章 海軍編製(二)(2/3)

作者:木林森444字數:7008更新時間:2019-11-23 22:05:19

    王海龍道:“直接吧,我們現在到底能夠建造什麽樣的軍艦,有設計方案嗎?”

    黃哲點零頭,立刻命人從會議室傍邊的準備室裏,抬出了幾幅圖板,掛在展示牆上。眾人一看,畫的是一型軍艦的平麵、側立麵、效果圖。

    黃哲來到圖板,拿著一根指示棒,道:“這是我們設計的下一型戰列艦的圖紙,當然可以看作是幹將級的改進行,主要的參數為,全長為139米,寬19.2米,吃水8米,預估排水量在-噸;主炮仍然是8門280毫米主炮,分4個雙聯炮台,沿中軸背負式結構布置;裝甲是,主裝甲300毫米,,司令部和主炮炮塔350毫米,副裝甲帶和穹甲為150毫米,甲板裝甲80毫米,動力和幹將級一樣,最大航速為20節,比幹將級要少0.5節。”

    王海龍道:“既然是改進型,那肯定是要和幹將級有一些變化吧?改進之後和原來的幹將級相比,倒底是有那些不一樣呢?”

    黃哲道:“主要的變化有兩個地方,首先是航程,由於幹將級戰列艦為了滿足8門主炮的布置,而在這個時代,噸的戰列艦隻布置了4門主炮,因此隻能在航程上進行妥協,幹將級的載煤量隻有900噸,最大航程是12節航速3600海裏,在這個時代,這個航程隻能算是港口保衛者的水平。不過我們在設計這一型軍艦時,並沒有遠洋作戰的要求,主要還是在近海區域內作戰,那麽這個航程劣勢的影響也就不大;但考慮到我們現在己經占據了婆羅洲,將來海軍的活動範圍將包括整個南海地區以及爪哇海地區,那麽幹將級的航程不足弱點將會被擴大化,成為最大的短板,因此新型戰列艦的貯煤量增加到了1300噸,航程也可以提升到4500海裏,這樣也基本可以滿足目前我們海軍的作戰要求。”

    王海龍連連點頭,道:“這個改進不錯,幹將級其他的性能都不錯,確實就是航程少了一點。” 王海龍指揮過兩艘幹將級戰列艦參加納土納群島海戰,長途奔襲達5000餘公裏,由於當時艦隊是以15節的航速行馭,結果兩艘幹將級戰列艦在途中進行了兩次補煤,雖然當時海軍陣中有嶽陽艦押陣,可以用艦上的雷達掃描周邊情況,因此沒有發生什麽意外情況,但在遠東戰爭結束之後,5艘現代軍艦都將逐漸退出一線,徒二線,那麽幹將級航程不足的弱點就會成為艦隊的一大短板。

    其實改進的戰列艦將航程擴大到4500海裏也隻能算是免強及格,要真正達到遠洋作戰,航程至少要提升到5000海裏才行,不過目前華東**海軍的主要活動範圍還是在南海地區,雖然不算是在近海作戰,但也還達不到遠洋作戰的標準,因此這個航程也足夠了。

    黃哲接著道:“第二個大改變是火力,當然主要是副炮的火力,幹將級的副炮為8座雙聯裝155毫米口徑火炮;和8座雙聯裝100毫米口徑速射炮,然後就是6座雙聯裝50毫米口徑速射機關炮。但根據艦上士兵的反應,這樣的火力層次拉得太大,在155毫米火炮和100毫米火炮之間,缺少120毫米口徑級別的中間火力;而存100毫米火炮和50毫米機關炮之間,也缺少75毫米的速射炮,這些缺限導致了幹將級戰列艦在對付中近距離的目標時,顯得有些火力不足,我們以前的考慮是,簡化火炮的口徑,以降低後勤的壓力與軍艦的調度,但簡化後勤,是以不損害軍艦的火力為前提,因此這一次改進,主炮和155毫米口徑副炮不變,其他火炮為4座雙聯裝125毫米口徑火炮,4座雙聯裝100毫米口徑炮,6座75毫米口徑速射炮,6座雙聯裝50毫米口徑速射機關炮。這樣形成6個層次的火力布置,當然俱體的效果還要看實戰的結果,畢競實戰才是檢驗武器好壞的唯一標準。”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