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九十一章 安置營(七)(2/3)

作者:木林森444字數:6790更新時間:2020-02-29 23:57:04

    就在6月中旬,廬州知府盧成祥的幕僚常清德來到營地,拜訪兩位負責人。其實自從營地成立以後,常清德每隔三五就會來營地一次,一方麵是看看營地的建設情況,另一方麵也是和兩位負責人套套近乎,隨便也為廬州府解一些問題。

    雖然華東**幫廬州府運回來600石糧食,暫時緩解了廬州府的燃眉之急,但廬州府城外聚集的難民也越來越多,僅僅隻4、5的時間,就暴漲了一部,超過了萬人,而且還在不斷的增加著,不到10,600石糧食已用去了400石,剩餘的糧食僅僅隻夠5、6的用量。

    盧成祥也沒有想到,運回來600石糧食居然隻夠支持半個月左右,而再要想買糧食,己是難上加難,一來是救災用的銀孑己用去了過半,剩下的銀子也買不了多少糧食;二來雖然隻過了10佘,但災情進一步擴大,湖南、湖北、江西也開始受災,根本就買不到糧食了。

    眼看著隻緩和了10的局麵又麵臨惡化,盧成祥又是憂心匆匆,趕忙招集府衙的官員和幕僚商議。眾人也都是一籌莫展,畢竟這個時候誰都沒有辦法。隻有常清德提出了一個辦法,就是把這些災民都交給華東**的營地,現在也隻有他們吃得下這一批難民。

    這個建議理所當然的受到了,宋昌輝、陳與正等府衙官員的反對,讓華東**在這裏建立營地己是不妥,現在將投靠官府的災民再都交給華東**,那怎麽對得起朝廷,於是紛紛仗義直言,大義凜然的了一大通正辭嚴義,堅絕不允將災民交給華東**。於是常清德兩手一攤,就不再話了。

    其實盧成祥心裏十分明白,宋昌輝、陳與正和自己的所處的立場不同,因為一但災民鬧越事來,那麽後責任都是自己擔,當然,如果平安的渡過這個危機,功勞也是自已的,總之無論是好是壞,都和他們無關,自然可以不管後果,當然隻管站在道義的至高點上用大帽子壓人。而現在隻有將災民交給華東**,是唯一的解決之道。

    於是就在第二,盧成祥就打發常清德去安置營,和謝濤、朱南圳協商將廬州府城前的災民都交給營地安置的事宜。

    而謝濤、朱南圳一聽常清德的要求,立刻就答應了下來,其實他們早就盯上廬州府城外的災民了,因為這都是華東**未來統治的基礎。隻是怕和廬州府徹底翻臉,畢竟現在營地才剛剛建立不久,並不宜和廬州府搞壞關係,因此才一直沒有動手,現在廬州府主動提出將災民交給營地,不僅沒有搞壞關係,還賣給廬州府一個麵子,實在是在好也不過了。

    但具體的操作卻不是那麽容易,現在廬州府城外己聚集了1萬3、4千災民,這個數字營地也不可能一口氣下,因為每個災民進入營地都是要經過嚴格的清潔、檢查程序,因此雙方最終協商,營地將分批收容廬州府城外的災民,每批控製在3-4000之間,每批之間大約間隔5左右的時間。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