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一三零章 外調(四)(2/3)

作者:木林森444字數:6448更新時間:2020-05-14 09:29:01

    弗南招集各國商人協商解決這次危機時,商人們自然都頗有興趣,不過弗南提到,想在中國南方扶植一位強而有力的統治者,需要商人們出錢資助時,就沒有人出聲響應了,畢競現在還不是最危機的時刻,讓商人們掏錢,可沒有那麽容易。

    不過在華東**出兵占安徽省之後,商人們的態度也發生了變化,畢竟誰都不知道華東**的目標是什麽,僅僅隻是一個安徽省嗎?而且清廷地方官員的無能,也讓商人們意識到,中國南方確實需要一位強而有力的統治者,因此也不用弗南勸,商人們就主動解囊相贈,而且還拉來了不少中國商人。

    其實大部份中國商人也不願意華東**的統治,盡管在華東**的治下,中國商人可以獲得和外國商人同樣的地位,但這對中國商饒吸引力不大,因為中國商饒背後,往往都有官方的支持,因此在許多方麵,也有不少特殊權力,即使是和外國商饒博奕,也可以依托官府的支持,有來有往,而並非不堪一擊,這些條件在華東**顯然是沒有的。在華東**裏,既使是元老經商,也必須尊守相當的法律製度,**對經濟、商業有一定的扶植,但扶植並不等於是特權。

    在另一個方麵,華東**的土地製度,也是讓大部份中國商人們望之卻步的重要因素。由於中國人習慣對土地的渴望,因此中國商人往往也同樣是大地主,盡管他們在商業上的收入遠遠超過了土地的收入。而華東**的土地製度顯然是侵犯了這些商饒切身利益,自然不希望華東**的統治,而維持目前的局麵,一方麵和華東**經商交來,可以獲得大量的財富;另一方麵自己仍可以保持現在的地位、家產、土地。而華東**占領安徽,也讓中國商人看到了危機,清廷顯然是指望不上了,南方需要一位新的,強而有力的統治者,才能對抗華東**,保護商人。

    於是長江流域各省的中國商人們也都支持公使們提出的這個建議,並且也願意為此出資。結果在中外商人們的慷慨解囊之下,很快就籌集到了300餘萬兩白銀,資金和物資基礎就這樣初步建立起來。

    而朱爾典在北京也展開工作,他親自趕到津去拜訪袁世凱,勸袁世凱放棄北京,到南方去開創一片新的基業,盡管現在袁世凱在北京可算位極人臣,但隻要華東**一出兵,清廷必然滅亡,那時袁世凱手裏的一切資本都將化為烏有,因此不如趁著現在資本還在,都轉移到南方去,重新開創一番新的事業,而華東**出兵之後,注意力必將集中在北方,袁世凱則可以趁機整合南方各省,大可做出一番功業來,而隻要袁世凱有這個意思,各國可以向袁世凱提供支助。

    聽完了朱爾典的講之後,袁世凱也不禁又驚又喜,其實他也看得出來,清廷的大勢己去,滅亡隻是早晚的事,連慈禧都在經營山西、陝西,準備再次南狩之行,而袁世凱當然不會為清廷殉葬,因此自然要為自己找一條後路。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