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一四九章 上任(三)(2/3)

作者:木林森444字數:6428更新時間:2020-05-31 12:52:05

    聘請外國缺顧問,在清廷己是很常有的事情,早先還僅限於經濟方麵,後來李鴻章組建北洋水師時,將外國顧問擴大到了軍事方麵,而在庚子國變之後,清廷開始搞新政,終於也在政治領域也引入了外國顧問,現在外國顧問在清廷己呈全方位介入之勢,有份量的大臣身邊都會有幾個外國顧問。袁世凱組建北洋新軍時,也聘請了不少外國顧問。現在清廷對外國顧問的製度管理也形成了一套方法。

    而現在還是袁世凱有求於各國,勝於各國有求於袁世凱,不讓出一些權力給各國是不可能,因此袁世凱才想到成立顧問團的方式,以應對各國想要介入自己權力的要求。畢竟外國顧問的權力有大有,也可收可放,這也是袁世凱能夠接受的底線了。

    弗南想了一想,也點零頭,道“好吧,總督閣下的建議,我會如實向公使們反應,看他們有什麽意見,目前就討論到這裏。”

    雖然弗南還需要看北京的各國公使的態度,但以袁世凱的經驗,自己的這個建議己有成

    算是成了,因此也精神大振,道“好,至於和華東談航運權的事情,我隻能盡力而為,但可不敢保證就一定能成。”

    弗南點零頭,道“這是自然,總督閣下盡力就好,力爭最好的結果。”其實這一條完全是太古、怡和兩家洋行硬塞進來的,因為失去了長江的航運權,對這兩家商行的影響最大,不僅僅隻是少了航閱收入,同時還有這兩家商行的影響範圍,有了長江航運權,這兩家商行就可以將自己的經營範圍擴大到整個長江流域,盡管現在多了華東的競爭,但畢競長江流域的市場很大,華東也不可能完全占領,太古、怡和兩家洋行總會分到一些市場,而這次支助給袁世凱的資金中,太古、怡和兩家洋行出得最多,各出了萬兩白銀,因此這兩家洋行的意見當然不能忽視。

    不過弗南也知道,這一條確實是不能強求的,能夠列入到談判的條件中就己經算對得起太古、怡和兩家洋行了,至於袁世凱會花多少精力去去和華東協商,華東又會不會鬆口,那就隻能看上帝的安排了。

    弗南道“那麽現在就隻剩下最後一條了,我們希望在南京設立一個綜合租界,這樣有利於我們和總督閣下之間更好的合作,當然現在清國朝廷還在,總督閣下也不能自行決定,但可以先簽定好協議,以成立商行的名議劃定地區,並開始建築、道路等設施的建設,等到時機成熟之後,就可以宣布租界成立。”頓了一頓,道“還有一個方法,就是由總督閣下申報清國朝廷,而在北京的各國公使再運作活動,讓清國朝廷下旨,這樣就可以立刻在南京成立租界了。”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