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二七八章 接管(二)(2/3)

作者:木林森444字數:6558更新時間:2021-01-04 00:14:25

    當然這場國際輿論的筆墨官司也不是一時半會就結束了,而在這段時間內,北京的治理工作還在有條不紊的進行著,北京地區管理委員會在公布了光緒的退位聲明之後,接下來就是處理各國駐北京的公使館及領使館區。

    在這個時空裏,由於穿越者的介入,清廷在庚子國變中的損失,遠比舊時空少得多,既沒有向各國支付賠款,也沒有讓各國在中國內陸擁有駐軍權,但穿越者和清廷畢竟並不是一條心,也沒有完全主導清廷和各國之間的談判,因此在清廷和各國的談判中,還是喪失了一部份利益,首先是在北京內部成立使館區,不受清廷的管轄,而且各國使館均允許駐守200名士兵,保衛使館的安全。

    使館區是以東交民巷為主體,包括周邊地區,東西總長度約1600餘米,南北寬的900餘米,合計約1.5平方公裏,在區內總計有英國、法國、俄國、德國、美國、奧匈帝國、荷蘭、比利時、意大利、葡萄牙、西班牙、秘魯、墨西哥、古巴、日本等15個國家的使領館。理論上可以駐軍3000人,不過並不是所有國家都將200名士兵的名額,因此現在使館區內的總計兵力約在2000左右,並且設立一名總指揮官,一但發生意外事件,由總指揮官全麵指揮使館區內的軍隊。現任的總指揮官是法國公使館的武官尤爾根*米歇爾斯中校。

    另一個就是在京的各國僑民有清廷的司法豁免權,隻有由使館區的法庭對其審判,而清廷無權進行監審,同時外國教堂也明文規定等同於外交機構,受外交規則的保護。當然這些條件都是各國吸取了庚子國變的教訓而設立。

    在華東政*府占領北京之前,各國公使就企圖借談判之機,保住自己在北京的這些利益,那知張之洞並沒有上當,沒有讓各國公使參與談判,就和華東政*府談好了投降的協議。而各國的企圖雖然失敗,但依舊不甘心,於是在華東政*府占領北京之後,各國又聯合向華東政*府發出外交照會,要求華東政*府承認使館區的權利以及各國公民及教堂在北京的特權。

    華東政*府當然不可能接受這樣的條件,不過這時華東政*府剛剛進駐北京,百廢待新,要處理的事情太多,沒有時間理各國公使館的事情,因此采取了冷處理的辦法,暫時不作理會,當然也沒有動使館區及教堂。

    等到數日之後,華東政*府基本控製了北京的局麵之後,秦錚這才開始著手處理各國公使館的事情,將各國駐清廷公使招集在一超,當眾宣布,清廷現在己經正式滅亡,因此各國駐清公使的職責實際都己經到頭了,而華東政*府和各國另有一套外交關係,也不承認各國駐北京公使館的外交地位,於是正式通知各國駐清公使,現在他們不再是外交人員,也不受外交豁免權的保護。使館區正式取消,華東政*府將派遣軍隊進駐使館區內巡邏管理。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