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三六五章 婆羅洲(五)(2/3)

作者:木林森444字數:6382更新時間:2021-06-11 00:07:12

    在去年年初時,華東政*府和德國達成了殖民地置換的協議,德國用德屬東非坦桑尼亞南部約30萬平方公裏,德屬西南非納米比亞北部約14.7萬平方公裏的土地,交換婆羅洲北的沙巴地區約6.6萬平方公裏,南部的蘭陶地區約3.7萬平方公裏的土地。

    協議簽定之後,在當年10月,德皇任命的遠東總督施佩少將率領一支艦隊,來到婆羅洲,接收了置換的土地,11月,華東政*府也派出一支艦隊到達非洲,接收了德國用於置換的土地。而施佩到達婆羅洲之後,將自己的總督府設在沙巴地區的山打根,並將山打根改為佛裏德裏希。這是記念德國曆史上著名的君主弗裏德裏希二世,也就是腓特烈大帝。

    德國政*府是相當總視這兩塊婆羅洲上的殖民地,因為在此之前,德國在遠東地區的殖民地雖不算少,但主要是分散在數個群島,大一點的島嶼根本沒有幾個,隻有德屬新幾內亞、德屬蘇拉威西算是大一點,但德屬新幾內亞的位置相對較為偏避,因此隻有德屬蘇拉威西算是不錯的地方,不過也僅僅隻是蘇拉威西島的南部半島,其餘的地方還是荷蘭的,而且隻有一個德屬蘇拉威西也是單絲不成線,難成大氣候。

    而沙巴、蘭陶兩塊地區不僅麵積較大,而且離德屬蘇拉威西很近,從蘭陶到德屬蘇拉威西不到500公裏,而就是從沙巴到德屬蘇西威也隻有1000多公裏,因此德國獲得這兩塊地區區之後,可以和德屬蘇拉威西形成一個三角聯動,在戰略上有極大的價值。另外沙巴、蘭陶背靠婆羅洲,也就等於是背靠華東政*府,在戰爭時期,可以得到華東政*府的支助。

    於是德國也決定大力開發沙巴、蘭陶,將這兩塊殖民地區打造成德國在遠東地區的橋頭堡。因此在接收了沙巴、蘭陶之後,德國從本土抽調了1500餘名工人,運來了大量的機械設備,同時還花錢從華東政*府雇傭了10000餘名俄國俘虜,大興土木,修建港口碼頭、城市道路。另外也從華東政*府進口了大量的基建材料,如水泥、鋼材、木料、磚石等,這些東西現在華東政*府都有大量的產出,而且質量也不錯,比萬裏迢迢從德國運來要便易得多。

    由於有國內的大力投入,德國在沙巴、蘭陶的建設比華東政*府快,沙巴的古達、佛裏德裏希、拿篤、鬥湖,蘭陶的馬塔拉普、蘭陶、哥打巴魯等地都興建得初據規模,由其是佛裏德裏希,己經隱約有了現代都市的樣子。現在德國在沙巴、蘭陶各駐紮一個團的兵力,艦隊是以4艘薩摩亞級大型巡洋艦為核心,這一型軍艦實際就是以人民軍海軍的青州級防護巡洋艦為原型的改進設計型,戰鬥力比青州級要更勝一籌,現在德國己建造了8艘該型軍艦,這次派了4艘來遠東。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