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三六六章 婆羅洲(六)(2/3)

作者:木林森444字數:6156更新時間:2021-06-12 01:37:45

    即使是從戰略價值來說,婆羅洲的交通網一但建成,在戰爭時期,沙巴、蘭陶地區也可以源源不斷的從華東政*府獲得各種資源,英國根本不可能阻止得了。遠比隻靠港口,或1、2條鐵路線要好得多。

    不過這個計劃的工程量十分龐大,僅是鐵路就超過5000公裏,再加上公路的建設,即使是與華東政*府進行合建,德國也同樣要投入巨額的財力物力,而且耗廢時日,完成這個計劃的時間至少需要10年左右,才能見到收益,因此這根本不是施佩所能夠決定的。

    於是施佩立刻向德國國內報告,請國內決定。而德國國內經過了幾天的討論之後,最終決定,可以接受華東政*府的這個計劃,但也提出了兩個條件,一是必須首先完成沙巴到蘭陶的鐵路,同時這條鐵路必須由德國主導經營;二是德國最多隻能負擔其中35%的工程量。

    婆羅洲的交通網再好,但對德國來說,沙巴到蘭陶的鐵路才是核心,這條鐵路必需被德國控製,另外婆羅洲的交通網建成之後,華東政*府的收益才是最大的,畢竟婆羅洲大部份的土地都是華東政*府所有,因此德國當然不可能出大頭。

    德國提出的這兩個條件,華東政*府都可以接受,其實華東政*府將德國拉進來,主要的目地還是希望借助德國的投資和技術,畢竟現在華東政*府的精力有限,不可能全力投入婆羅洲的建設,德國能夠承擔一部份,華東政*府也就能夠省一部份,另外現在德國的工業技術水平是這個時代最頂尖的,確實遠在目前的華東政*府之上,而且婆羅洲的地形條件並不好,因此對技術水平的要求更高,有德國的技術支持,自然是更有把握一些。

    而要求首先完成沙巴到蘭陶的鐵路,華東政*府也能夠理解,畢竟這是德國的核心需求,應該予以照顧,不過華東政*府也提出了一個條件,建設婆羅洲的交通網是一個整體協議,而無論那一方在中途退出,或要求修改協議,都必須給另一方進行補償。這是華東政*府擔心德國完成了沙巴到蘭陶的鐵路之後,找個借口退出婆羅洲交通網的建設,於是給自己先加一層保護網。畢竟婆羅洲的交通網建設,是華東政*府必需做的,不可能退出。

    德國政*府收到了華東政*府的這個條件之後,也著實有些鬱悶,因為德國確實有這樣的打算,先把沙巴到蘭陶的鐵路建成,剩下的工程視俱體情況而定,或者找借口退出,或者降低德國的負擔,但華東政*府確實是太精明了,他們顯然是早就預料到了這一點,於是先在協議中把德國的投機之路給堵死了。德國還沒有辦法拒絕,華東政*府提出的個條件是很合理。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