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234章:大事變(4)(2/3)

作者:青絲引馬字數:9988更新時間:2018-12-26 14:04:07

    王進階快刀斬亂麻,隻要改製企業職工提出來的要求不算太離譜,都當場拍板答應下來。其實改製企業職工也沒有太多的具體要求,就是到市委大院來發泄多年的“積怨”。

    在計劃經濟年代,工人們以為有一份“鐵飯碗”,有“終身依靠”,廠子公司是永遠不倒的,廠裏公司說幹啥就幹啥,從不講價錢。每月拿著很低的薪水,仍是心安理得,從不反對過。每遇重大事故,工人們都是奮勇向前,比如防汛抗旱、地震等自然災害,總是沒日沒夜,無私奉獻。

    誰知到了四五十歲時,上級說現在是市場經濟,廠子公司要自負盈虧,廠子公司沒有出路,隻要破產改製,隻有“賣職工”。

    把職工以每年三四百元、四五百元的標準賣斷。工作了二三十年、把一生中最好的年華獻給了廠子公司的工人們,所得補償就一萬元上下的鈔票。

    一萬元能賣作什麽用?

    令工人們最想不開的是,廠房被開發商以明顯低於市場價的價位買去,而後日進鬥金。

    改製的工人們便氣不順了,經常與開發商鬧點小摩擦。

    改製企業的職工人微言輕,自然吃虧多些。

    再加上改製職工的覺悟和開發商的馬仔畢竟不同,法規意識要強得多。與開發商請的馬仔發生衝突的時候,不敢真的大打出手。不然,重則坐牢,輕則挨組織處分,都不好“玩”。對周邊農民群眾而言,就隻有“坐牢”這個風險,組織處分的風險是沒有的。

    換言之,該製企業職工的思想包袱比開發商請的馬仔思想包袱要重,放不開手腳。

    吃虧就在情理之中了。

    改製職工更多的是倚仗當地政府給他們主持公道,但往往又不能如願以償。大陽縣那邊,肯定是維護開發商。個別領導幹部與開發商有利益關聯,更是完全站在開發商一邊,畢竟他們才是“自己人”。

    由於有利益關聯,個別領導幹部對開發商的暴行睜一隻眼閉一隻眼,甚至暗地鼓動,於是乎開發商就肆無忌憚。

    前幾天那次械鬥,改製企業有三個人傷得很重,現在都還住在醫院。大陽縣遲遲沒有一個答複,工人們終於忍無可忍,積累多年的怨氣,猛烈爆發出來,一家夥就將市委大院給圍了,非得要討個說法。

    此外,一些下崗工人,由於沒有一技之長,基本的生活都難以維持。許多下崗工人穿衣吃飯、就醫都成了問題,生活水準持續下降,也是此番“火山爆發”的原因之一。

    剛剛圍堵住市委大院時,改製職工“一鼓作氣”,情緒十分激動,七嘴八舌,提出的要求更是五花八門,很多都有些匪夷所思,完全不可能兌現。李永昌和冷冬不敢答應,隻是給群眾做思想工作,自然收效甚微。經過這一番鬧騰,改製職工也逐漸冷靜下來,提出的要求合理多了。

    而且省委書記,省長等大領導親自趕到,也給改製職工莫大的壓力。

    這可是真正的大人物。

    自然,也有些感動。

    這麽短的時間內,省委一把就從洪州趕了過來,可見對這個問題還是非常重視的,並未對他們的“艱難處境”無動於衷。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